限大之后采取的一种主动的封闭策略。
就类似于除我之外的一切都不能评判我,我自身就是一种宏观的运动状态,前进、吞噬、增长,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我完成的,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作为评判自己的参考系。
进而可以延伸出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衔尾蛇的“无限自我”显然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理想状态,因为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典型表现就是对于自我价值的无限夸大。
这类人格障碍通常总是感到无价值感,所以才需要通过夸大自我价值来获取安全感,所以他们总是活在自卑与自大的交织当中。
精神分析法认为这是一种投射障碍,他们的心理力量没有办法投射到外界的任何东西上,所以就滞留在内部,变成了自恋,但这种说法现在已经不为业界认可,因为这无法解释自卑与自大交错的状态。
现代的行为学和客体关系学认为,此类人格障碍患者主要有“他我不分”的表现,由于童年时期未从他人身上得到过足够的爱,便认为无法从其他人身上获得安全感,只有自己爱自己,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才能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因此他们需要更高的自我认同,但绝大多数人的自我认同都只能来自于社会认同,也就是亲朋好友的认可和夸赞、事业的进步、财富的取得。
可是一般程度的社会认同无法满足他们较高的自我认同需求,就会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低认同状态,因而产生自卑的情绪,而为了获取安全感就开始过分夸大自我价值,产生自大的表现。
衔尾蛇这种能够完全靠自己满足一切自我需求的状态,恰恰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梦寐以求的状态,即自我就是一个社会,自己能满足自己所有的认同需要。
之前说了,克苏鲁神话体系当中的怪物可没有这么复杂的想法,所以在席勒剖析出这一切之后,他就更加认为餐厅的异状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这其实也不奇怪,在绝大多数克苏鲁神话体系当中,这些旧神和外神确实难辞其咎,但是说白了,绝大多数还是人祸。
准确来说是一些人为了禁忌知识,什么都敢做,而获得了禁忌知识之后,这些他们无法掌控的知识又使他们产生了心灵上的错乱。
人无完人,没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