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整个事件分为三个层次,也可以说是角色所存在的三个不同的维度。
最高维度的角色当然是参与游戏的斗界玩家,比如席勒、小丑、蝙蝠侠、布鲁斯等等。
第二层维度的角色是这个游戏世界里的角色,也就是高维玩家所扮演的洛道夫、马修等等。
第三层维度的角色则是小说当中的人,是生活在小说作者笔下的人物,比如洛道夫、马修、教皇和大先知。
如果从低到高讲起,也就是先从小说说起的话,那最重要的无疑就是最后那个反转。
小说通篇都以洛道夫的视角展开,叙述了他的冒险历程,而最后在灯塔顶层遇到了自己曾经的学生,并回想起他研究禁忌知识的过去,其实就是小说作者的一种叙述诡计。
人们在读小说的时候很喜欢把自己带入主角,那和主角作对的自然就是反派,出现在洛道夫视角里的马修确实很像反派。
只要给小说读者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再把视角突然一转,在马修眼中,洛道夫才是那个邪教徒,反转就达成了。
这种反转其实是很经典的,有不少小说和恐怖电影在临近结尾的时候,就会故意让观众们发现,原来这个所谓的正义又无辜的主角,其实才是真正的反派。
如果只有这一层,那其实远远称不上精彩,只能说是一点小巧思,算是玩了个花活。
但如果结合第二层,也就是游戏的世界观来看,就多添了一重细思极恐。
因为灯塔顶层除了已经快死的教皇之外,就只有马修和洛道夫,最终活着走出去的也只有马修,只有马修知道灯塔顶层发生了什么。
那这本由马修出版的小说的反转到底是反转,还是刻意被修改过的结尾?
呈现在游戏世界的普通人和小说读者的眼睛里的真相,是真正的事实吗?
如果把两层结合起来看,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不错的结尾了。
把这整场游戏看成一部电影,导演可能并不会拍最后的大决战,只是在电影结尾给小说一个特写镜头。
那么乍一看就会是一个好结局,邪不压正,马修作为好人战胜了大反派。
但实际上很多人一想就能想明白,最后活着的是马修,那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