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爆发的时间,相对准确的吧,另外是攻击的次数,是否有折返。”
要说前两句还算是正常,江远说的最后的折返,就比较吸引人了。
在场的都是警察,除了陈教授,但大家基本都听出来一点意思了。
黄强民问:“有二次伤害的情况?”
陈教授闻言,直接过来,重新审视尸体,道:“后脑是受了多次创伤,但无法确认是两次伤害吧。”
他本人在解剖上的学术水平是超强的,法医学自然也是一把好手,所以说话的时候很有自信。
江远点头:“从创伤上来看,确实不好分辨。不过,我觉得血迹的时间有问题。另外,从尸体的这个状态来看,犯罪行为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血迹……”陈教授的经验还是少了,想直接看到血迹就判断出血迹的生成时间——他也不是做不到,但多少可能需要查一下资料,做一点计算的。
毕竟,这是非常严肃的命案,要给出准确的结论,肯定得综合考虑现场的环境,包括是否有阳光直射,餐厅内的温度等等。
假设受害人是中午死亡的,那到现在最多也就是六七个小时,要说中间有二次犯罪,依靠血液来判断的话,时间差可能就是一两个小时。
这么短的时间,餐厅里有没有开空调,阳光的烈度如何,有没有风,可能都会变成关键因素。而且,不同的时间维度下,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季节里的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从学者的角度来说,就是好多套回归方程……
陈教授当然不可能背下这些东西,他是搞解剖的,跟搞血迹分析之间的差距,就像是鳄鱼和鳄龟之间的差别一样。
但要说现在查,陈教授其实感觉也挺没必要的。
他直接问道:“你认为血迹的时间差多久?”
“一个半小时是有的。”江远说的有整有零,因为对这起命案来说,这个时间差就显的格外重要了。
同时,江远也是相当自信的。
老实讲,对于现案来说,江远目前所拥有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
中午才死的新鲜尸体,面对lv6的死亡时间鉴定,lv4的法医病理学,再配一套全lv5的血迹分析,犯罪现场勘察等,不客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