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宜世长安 > 第112章 原来如此(3/5)
  这话里明明白白,道理清清楚楚,可他那语气分明却是在说服自己。
    “你……”凤清叹了口气,方才的怒火也已败了下来,他憋了半晌,只能骂了句“榆木脑袋”便转身去了。
    幽兰苑中灯笼残照,满园的斑驳花树草影。郑和宜在廊下站了许久,瞧着院中的那两株已经落败了枝叶花朵的梅树,记起入春时树下团雪闹他的笑脸,露出了淡淡的苦笑。
    侯爷离世时他人在东宫,丝毫不觉,她大抵早已对他失望了。
    “她若真的因此而怨我,便是我应得。”
    憋闷了多日的心事终于从这怅然若失的一语中显露了出来,又被夜风悄悄吹散。
    韩玉瞧着门前廊下那消瘦的身影,自言自语道:“曲中有唱词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又有一语说‘作茧自缚’。瑾瑜公子这次大抵是情网难逃了。”
    翌日一早,郑和宜尚未起身,已听院中一个丫头道:“外头围着的人都不见了。侍郎快去瞧瞧呢。”
    他匆忙收拾起身,出了门,正见韩玉迎面小跑过来,抓住他面带喜色道:“咱们快些走,免得迟了又有事端。”
    两人半藏半躲的出了幽兰苑,没想到门前已有候着的车马,一问竟是凤清府上派来的,在此已等了一夜了。
    “好个细腻省事的凤统领,不怪连良王殿下都对他青眼。”韩玉边叹边拉着郑和宜上了车,吩咐去往邢台。
    到了地方,时辰还早着,韩玉便让郑和宜先进去,自己却回身跑不见了人影。
    郑和宜独自等在明镜堂外,瞧着墙外日头东升,光芒从暗淡到耀眼,蝉鸣声也渐渐起来。
    想起去岁此时,他与谢从安也是在此处隔着人海相望,不过一眼,就似前情注定,她不顾一切将自己救回了忠义侯府。
    他忽然陷入回忆,再回神时发现堂中的衙役都已齐至,忽听身后传来一句“坏了事了。”韩玉一脸惊慌失措的跑进来,将他拉至墙角才气喘吁吁道:“我方才听说,晋王又有了新的应对。乌衣卫在宫中查了多日,方才宁王带了旨意,只说今日商议案情即可,无需拘人来了。”
    郑和宜不敢相信,“前些日子分明已定了晋王的谋逆之罪。他是如何趁着围猎埋伏了人手在长宁湖的岛上,又如何趁着从安不备将你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