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宜世长安 > 第114章 人心反复(2/5)
你也说是后头折回来的,许是那位贵人的确听到了你所不知的真相呢?”
    长露泪水涟涟,哭着叩头道:“奴身戴罪,罪不可恕。今日既决心改邪归正,便也不再畏首畏尾的了。若我们娘娘当真与谁有什么私情来往,只问问各位大人,可信他们能只有此一犯呢?”
    这话说的直白赤·裸,在场之人心里也都有了各自的几分明白。
    晁颂岚是堂上这三个官员中最懂人情世故的,正因为他不会一昧的秉持公正将人得罪,又擅长拿捏人情分寸才得以一路高升,官居此位。早在接到圣旨要三司会审长秋夜袭之案时,就已详细周到的做足了各处的了解。
    说来当时亦有一巧,也是他手下粗心,将长秋殿十年前的贵妃旧案也一同报了上来,好在其中的细情过往本也没有几句,他凭着过目不忘的本事也早已烂熟于心。
    此案事发突然,又在巫峡行宫之中,当时是连夜处理,极为凌乱仓促,留下来的其实只有君王起居注上的寥寥几笔。仿佛从第二日起,皇帝就将此事抛诸脑后,揭过不提,如今正满十年之期,若说是有心借着官员大考将此间有关的细节都重新查验,倒也的确是个好机会。
    今日这长秋旧案忽然又被宁王重提,与他当日阅卷时的胡思乱想不谋而合,让他心惊肉跳之余,更不知该作何而解。
    皇帝要查当年事,又不放出这贵人身份,若说是当日被侯爷逼着不得不下令三司会审以慰忠臣,倒也说得过去。况且听闻当日围猎场中,侯府的谢小姐在皇帝的大帐之内有一番正气凌然的泣论,听得外头几位老臣都跟着唏嘘不已,那位被御赐入府的韩侍郎也正是因此才未被关入大牢候审。
    这其中的桩桩件件,看上去是皇帝想要重查,仔细琢磨,又不大似这个意思。再有谋逆定论后菁妃被打入冷宫,晋王被明令闭门思过的一些变化……若当真是按照谋逆论罪,处理起来怎可能如此的轻巧简单。
    封槊见晁颂岚在位子上端坐不动,便开口唤住了堂外要走的凤清:“统领大人方才提起自己核查卷宗时曾发觉当年记录确有遗漏,这会儿又匆匆离去,莫不是要帮此案查明佐证?”
    他是个言官出身,说起话来总有一副言之凿凿的气概,只是在场有人心虚,自然听不得他如此问话。
    “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