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行动。”
运输问题解决了,此次出征,问题就不大了。杨凡的军队接近现代军队的作战方式,及其依赖后勤。
“财政处、物资处那边,做好拨款和军需物资准备了吗?”杨凡问道。
财政处长是湘怡,她说道:“老爷,目前已经批了五十万两的现银。五十万枚银币随时可以拨付。后续计提了三十万两,作为超出部分的补充。”
物资处和出纳是湘莹负责。她说道:“作战物资会后就可以发放,物资充足,足够打几次这种规模的仗的。”
接着,杨凡安排宋应升为首,加上没有跟随出征的头头们,组成临时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地的日常事务,以及看守老家。
最后,杨凡说道:“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谨慎。这次作战如果打胜了,我们的家业就会在上一个台阶。诸君必须紧密团结,全力以赴,不可玩忽懈怠。”
众人立刻起立,大声应诺。
散会后,会议安排迅速传达下发。整个领地动了起来。
杨凡从领地建设开始,就非常重视,一旦需要发动战争时,整个体系转入战时体系的问题。
这次,是对两年来战争动员建设的一次考验。
需要出征的各个部队传达命令后,官兵们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老爷的家业正处于上升期,大家都有上升空间,所以每个人都想立下军功。
各个部队,立刻分发武器和给养,整队出发。到遵化城北的军用临时码头集合。同时各个部队开始派人去新城仓库领取物资。
草原不比内地,大量的无人区,打起来后,牧民肯定都跑了。荒山野岭的无处补给。所以需要的东西都要带齐了。不然,倒了草原上肯定抓瞎。
中午,一匹快马驮着通讯处的传令兵,冲进了河西守御千户所的土楼大门。传令兵的后背插着三面红色的小旗。这是紧急军情的标志。
这座巨大的土楼里,住着守御千户所的3600卫所兵,以及他们的家属,为他们服务的招募来的流民家庭等。总人口两万多人。
杨凡再严酷的训练他们后,把他们最终定位为战车兵。也就是大明版本的偏厢车团。
偏厢车明代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