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人就不一样了。身边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妯娌亲戚家族成员、街坊邻居、公司领导同事下属乃至工作地点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人员。时间长了,他们都可能成为你的“身边人”。
为什么会是这些身边人,最见不得你好?因为你的好,是对近旁的他们,一种无法忍受的刺激。所有人都只在乎你飞得高不高,只有父母关心你过得好不好。
有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已经把这话改成了“没人关心你过得好不好,只在乎你有多少存款和房子。”事实看起来是,除了自己之外,身边人真心实意希望你好的,寥寥无几。这是嫉妒心和环境效应,更是人性使然。人性分善恶,而善恶会在具体境遇中相互转化。
当危险和罪恶发生在别处,与自己无关时,作为旁观者的人,会表现出充分的良善,并会选择站在正义的一边,为弱势群体摇旗呐喊。但是,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和侵害时,人就会在恐惧和患得患失中,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并迸发出充分的“恶”,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充分施展出本性中“恶”的一面。
这种善良与邪恶之间的转变,一开始人自身似乎毫无察觉,甚至在作恶时也认为自己是被逼迫的,是有充分理由的,是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正常举动。但从旁观者角度来看,恶行就是恶行,伤害就是伤害,其性质本身并不会因为施暴者被迫维护自身利益等原因而发生改变。调用这一文本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验证一个命题:人性。
人性是复杂而不受控制的。当个人利益没有受到侵害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呈现公平公正的阳光形态;然而,一旦個人权益或心态受到侵害、刺激,人性中的恶也同时被激发了出来。
因为你近距离的刺激了他们的嫉妒心,而嫉妒心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个暗黑恶性的人。所以,常态是:如果你表现得太优秀,过得比周围人好,那么你的这一存在状态本身,就对你身边人形成了“侵犯”,就是对他们的一种刺激。人类天性并不是平和向善的,它始终包含嫉妒、偏激、厌烦、狭隘、不自知、冷漠、无情等嗜血兽性。
当你优秀时,当你自然迸发出生命最为灿烂本真的一面,并因此而轻舞飞扬时,他人或许正处在黑暗时期,正在遭遇困境和烦闷。两种完全不同的境况一相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