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说全都去过,但敢说无人不知。三里屯因酒吧街而闻名,开放式购物街区太古里,更是成为四九城时尚潮流的新地标。
三里屯属于朝阳区,因离东直门三里地而得名。实际三里屯是泛指,作为地片名,它不但包括东三里屯、南三里屯、幸福村、塔园等,还包括使馆区,可以指白家庄、朝外、工体、呼家楼这一大片地区。
明清时,三里屯属于郊外、多农田,归大兴县管辖。当年还包含很多小地名儿,比如塔园就是老的,指东直门外大街以北、亮马河南路东南这个位置,原有僧人塔院和多座塔碑,因此称塔院、后改成塔园,也叫小太平庄或东小街;幸福一村、二村原称太平庄南里、北里。
幸福三村原来叫炉神庙,炉神是民间信奉的一位女神、叫李娥,其父为三国时期为东吴打造兵器的铁官;后因帮父亲熔化铁牛而献身祭炉,被尊为“炉神姑”,是保佑铁行之神;据此推断,当年此地应有铁匠铺。
还有个地名叫王爷坟,因清代恭亲王常宁墓而得名。还有今东直门外大街与三里屯东街交汇处,原有古刹诡王庵;相传旧时有人去世,亲属必要到诡王庵供奉烧化、之后才能出殡,此地以庙为名,东直门的“诡门”、以及东直门内的簋街,来源也都与此有关。
早年三里屯的韭菜很有名,不光种韭菜,还形成了韭菜市。光复前夕,今三里屯街道办事处辖区分归北平第十三区的东直门街正府和朝阳门关厢街正府管辖。
一九五五年又分别划属东四区和东单区。五十年代初、纺织工业部和机电研究所在今辖区东南兴建平房和职工宿舍楼,相继形成中纺里、中纺东里、白家庄西里等住宅区。五十年代中期在西部兴建中转房和工棚,幸福一二三村都由此而来。
而三里屯呢,是一九五八年兴建的楼房住宅区(包括朝阳区教育局,房地产管理局的单位宿舍楼),起初叫北三里屯,六十年代一度改称东丰里,一九七七年定名三里屯。
六、七十年代,此地建成外交公寓群,成为驻华外交人员聚居、购物和外事活动的重要社区。新东路和工体场东路是原首都迎宾路的一部分,工体北路东段西侧和西段北侧商业、服务业网点密布。
区域内有塔园外交人员公寓、燕莎友谊商城、外汇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