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 第二十五章 狗大户(4/7)
匣子,有种现在拆盲盒一样的兴奋。一满盒花花绿绿的点心,最抢手的就是其中的蛋糕和萨其马,一般一个匣子里也没几块,其它的再由最爱到能吃,一个个逐一扫光。

    这时的老百姓走亲访友送酒的时候,一般送的都是西凤和四特酒。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一九五二年的第一次全国品酒会上,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四川泸州曲酒和陕西西凤酒被评为了国家级四大名酒。

    茅台价格昂贵,购买比较麻烦,不是随便就能买到。而且相比山西汾酒和泸州曲酒,西凤酒比较合老百姓的口味,所以自此以后,北京人送礼通常都要买西凤酒,既拿得出手,价格也合适。

    还有就是一九八七年在农展馆举办的全国农副工产品春节展销会上,四特酒成为了人们争相抢购的产品,之后,又逐渐成为北京烟酒柜台的热销品,尤其一到春节,人们都排队购买。

    过去买酒不像现在,没有华丽的包装,销售员只将两瓶酒并排用纸绳捆在一起,打个提手一拎。过年买这酒送人也和买茶叶一样,是认定的礼儿。

    在清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成了皇家贡茶,开始大规模生产,官员贵族们跟风,百姓也跟风,喝茉莉花茶的习惯就这么流传下来。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对茉莉花茶更是情有独钟,还经常将其作为礼品送给外国使节。久而久之,老百姓也认定了这个礼儿。

    所以过去每天的一大清早,老北京人都爱闷上一大搪瓷缸子花茶,认为这一天把茶喝透了才舒坦。老舍先生也曾说过:“有一杯好茶,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逢年过节走亲戚,人们也都是到茶叶铺称二两茉莉花茶,包成精致的小包,拎着方便,送人也都喜欢。

    几年的工夫,大姐杨树枝,二姐杨树叶,大哥杨树森,二哥杨树林都有了自己的小孩儿,过年的时候家里孩子众多,所以叶晨还特意在商店里称了几斤杂拌儿。

    杂拌儿是过去小孩过年的零食,一般分为三种,高档的细杂拌儿,有苹果脯、杏脯、桃脯、蜜枣、瓜条、青梅、山楂和糖藕等。中档的杂拌儿也叫粗杂拌儿,有梨干儿、柿饼、山楂、脆枣、榛子仁、花生仁等。最次的,旧时叫“杂抓”,里面有瓜子、花生、嘣酥豆等,比粗杂拌儿还差了一个档次。

    北京人过年吃杂拌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