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着每一个细节,而朱标则在一旁补充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两人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低声讨论,气氛既紧张又严肃。
“瀚王叔,我觉得我们应该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一下村里的教育问题。”朱标突然说道,“那些孩子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我们不能让他们失去这个机会。”
朱瀚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我会在报告中详细阐述这一点,并建议朝廷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次日清晨,朱瀚与朱标早早起床,简单用过早餐后,便准备出发继续他们的微服私访之旅。每一天的走访都可能是改变一个村庄、一个家庭命运的关键。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两人不时停下脚步,与沿途遇到的村民交谈。一位老农正弯腰在田地里劳作,朱瀚走上前去,与他攀谈起来。
“老丈,看您这田里的作物长势不错,今年收成应该不错吧?”朱瀚关切地问道。
老农直起身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道:“托公子的福,今年风调雨顺,作物长势确实比往年要好。只是这田租税赋太重,到最后能剩下的粮食也不多。”
朱瀚闻言,眉头微皱。“老丈放心,我们会将您的难处如实上报给朝廷,希望能为您减轻一些负担。”
老农感激地点点头:“那就多谢二位公子了。我们这些庄稼人,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过上好日子。”
继续前行,两人来到了一座简陋的村舍前。一位中年妇女正在门口洗衣服,见到两位气度不凡的公子,她有些惊讶又有些羞涩。朱标走上前去,温和地与她交谈。
“大嫂,您这衣服洗得真干净。家里一切都还好吧?”朱标问道。
中年妇女抬头,见是两位和善的公子,便放下手中的活计,答道:“多谢公子夸奖。家里还好,就是孩子他爹前些日子病倒了,家里的活计都落在了我一个人肩上。”
朱标闻言,心中一紧,连忙从怀中掏出几两银子递给她:“大嫂,这些银子您先拿着,给孩子他爹看病用。我们会尽快联系医官前来诊治。”
中年妇女接过银子,眼眶微红,连声道谢:“多谢二位公子,您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
朱瀚也走上前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