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丝疑惑,但随即热情地请他们坐下。
朱瀚与朱标坐下后,老者便开始诉说起村落的苦难。
“两位公子,你们有所不知啊。这村落本就贫瘠,又连年遭灾,庄稼颗粒无收。官府虽然也发放了一些赈灾粮,但根本不够我们这些人分的。我们这些老弱病残,只能靠着野菜树根度日啊。”老者边说边抹着眼泪。
朱瀚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大明境内竟然还有如此贫困的村落,百姓们竟然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他沉声问道:“老丈,那官府可曾派人前来查看灾情?”
老者摇了摇头,叹道:“官府哪里会管我们这些小民的死活啊。他们只知道收税纳粮,哪里会关心我们的死活。”
“老丈,你放心。我们定会将此事禀报陛下,让陛下为你们做主。”朱瀚沉声说道。
老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连忙跪倒在地,磕头谢恩:“多谢两位公子,多谢两位公子啊。”
朱瀚连忙扶起老者,温声道:“老丈不必如此,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且安心在家等候消息,我们定会尽快将此事禀报上去。”
老者千恩万谢,颤巍巍地站起身,目送着朱瀚与朱标离去。
朱瀚与朱标走出农户,心中五味杂陈。
“皇叔,看来我们得加快脚步,将这些民间疾苦尽快禀报父皇。”朱标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朱瀚点了点头,沉声道:“殿下所言极是。不过,我们也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下定论。还需多走访几处,了解更多的情况。”
朱瀚思索片刻,道:“我们去附近的县城看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线索。”
于是,朱瀚与朱标带着随从,朝着县城的方向赶去。
一路上,他们看到不少衣衫褴褛的百姓,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却仍难以果腹。
来到县城,朱瀚与朱标换上普通百姓的衣裳,混入了人群中。他们看到县城的市集虽然热闹,但百姓们的脸上却难掩疲惫与愁苦。
朱瀚与朱标走进一家茶馆,找了个角落坐下,准备听听百姓们的议论。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官府又加税了,咱们这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一个中年汉子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