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不少人都认出这件物品的材料了,没错!它是紫砂做的……”
众所周知,紫砂器是宜兴的物产,近千年来,紫砂经过产生、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历久不衰。
紫砂泥料原深藏于岩石层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矿层厚度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学成分为含铁质粘土粉砂岩。紫泥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及不等量的高岭岩、石英、云母屑和铁。
“注意呀!朋友们,紫砂不一定是紫色的,它有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
而紫砂器的颜色就更多了。
高温烧成后呈现各种各样的奇丽的色彩,有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铁灰铅、葵黄、墨绿、青兰等等。紫砂器不上釉,但胜似上釉,色泽变化奇诡,丰富多彩。”楚健接着说道。
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风采取胜。
紫砂器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古雅可爱,紫砂器面还具有亚光效果,既可减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现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的生动效果。
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以至文人深爱笃好、以坯当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
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朝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陶瓷设计、创作的着名学者、诗人、艺术家不下九十余人。
“我们平时最常见,也最常听到的,就是紫砂壶,对吧?
实际上,紫砂器也多种多样,只是制作成壶的最多,也最有名。紫砂壶成了紫砂器最经典的器型。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件香薰炉。别看它像个盒子,其实是炉,摆放在人文书房书桌上的,所以比较小巧。
在我们古代,还是文人最会玩呀!”
在中国的古诗词里,关于熏香的描写比比皆是,可以说是俯拾可得。
可见,熏香在我国古代早就是文人雅士们日常生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魏晋以来,从域外进口的香料是越来越多,人们对香料的靡费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宋徽宗宣和宫中,“用龙涎沉脑屑和蜡为烛,两行列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