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 > 第616章 古蜡烛(2/3)

    在现代,蜡烛只不过是一个寻常物件,根本谈不上贵重。然而,在遥远的古代,蜡烛却是财富的象征之一。

    这可能很多人不了解。

    就拿商品交易发达的宋朝为例,那时的人们一般将“蜡烛”视作财富和地位的标识。正因为这事,人称“六一居士”的欧阳修还批评过寇准。

    这要从蜡烛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说起。

    蜡烛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即:将动物油脂或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木头上,燃烧用以照明。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提高,蜡烛的制作也越来越便捷。

    那个年代的蜡烛,都是高官贵族才能使用的奢侈品,普通百姓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直到宋代,蜡烛才逐渐成为一般士庶家庭消费的普通商品。

    这一点,可从宋代遗留下来的诸多文献中找到佐证。

    “这是什么?”陈家豪好奇地问道。

    沈世杰大大方方地公开道:“古代的蜡烛,普通人家用不起的那种。”

    实际上,在宋代以前,甚至包括宋代,普通人家用不起蜡烛,更别说这种特别制造的艺术品蜡烛了。

    根据《宋会要辑稿》的记载,在宋神宗年间,朝廷给官员的奠仪中就囊括了蜡烛。

    其中清晰地记录着“每条秉烛四百文”,“每条常料烛一百五十文”,相当于普通百姓两三天的收入。

    当然,那样的蜡烛价值并不能代表全部。因为,宫廷蜡烛制作繁琐,用料十分精细,价值肯定高于普通蜡烛。

    正是因为点蜡烛的成本十分高昂,所以宋朝贵族阶级都喜欢用燃烛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比如北宋名臣寇准。

    相传,其生性好奢,家中常年不点油灯,只点蜡烛。因为,燃烛耗费巨大,欧阳修还曾批评其“可以为戒”。

    眼前的这种蜡烛,明显是加入其他珍贵材料的。

    还有一股香味。

    这样的蜡烛,在古代产量不多,还都是人工制造的。可以说,一般的富贵人家都用不上,只有那些超级大户才会使用。

    这就有点像古墨。

    为了彰显身份,古人总会在这些东西上下文章。

    “这是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