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天象昭变,风云谲诡。白日里,日光失色,黯淡无光;夜幕下,星斗错乱,异象频生。仿若天地灵犀,预知一代雄主朱元璋行将龙御归天。
待朱元璋驾崩之讯,如晴空霹雳轰然传开,山川缄默,大地哀恸,举国上下瞬间悲声四起,沉浸在无尽的沉痛哀伤之中。
紫禁城,这座皇权象征的巍峨宫城,一夜之间,尽披缟素。洁白如雪的绸缎层层覆裹,恰似寒冬霜霰,将昔日金碧辉煌、彰显皇家威严的红墙碧瓦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高峻的屋檐下,硕大的白灯笼静静悬垂,散发着冷冽幽寂的光晕,宛如在默默诉说着对逝者的无尽缅怀与追思。
白纱、白幔、黑纱、黑幔,于冽冽寒风中肆意翻卷飘荡。每一处殿宇、每一条回廊,皆被这肃穆凝重的氛围所充斥弥漫。破晓时分,惨白的日光艰难地穿透铅云,丝丝缕缕地洒落在这片满是凄凉的天地之间。整个皇宫,仿若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掩埋,处处弥漫着死寂与哀伤,令人不寒而栗。
一阵凛冽刺骨的朔风,裹挟着无尽的寒意,如猛兽般呼啸着蛮横穿过乾清门。风声中,嫔妃们身着素白孝服,身姿柔弱却难掩悲恸之情,她们的哭声凄厉绝望,似能穿透人心,直击灵魂深处;大臣们神色凝重,面容憔悴,他们的叹息与悲叹低沉而压抑,其中既有对洪武大帝溘然长逝的沉痛哀悼,亦饱含着对朝堂即将面临新变革的深深忧虑;宫娥们低垂着头,泪水潸然,手中的帕子早已被泪水浸透,湿意淋漓;太监们身形佝偻,默默跪地,偶尔发出几声压抑的抽噎。一排排整齐跪地的人群,哭声、叹息声交织回荡,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汇聚成一曲动人心魄、悲怆至极的挽歌。
清冷的乾清宫内,气氛凝重得近乎让人窒息。朱允炆身着厚重的丧服,步履沉重而迟缓,缓缓落座于朱元璋曾坐过的那把象征着无上皇权的御座之上。他的身形微微颤抖,似是不堪承受这命运的重压。双手因用力过度而微微泛白,紧紧攥着朱元璋留给他的遗诏。那遗诏在他手中,仿若承载着千钧重担,沉甸甸地压得他心尖阵阵发痛。一种复杂而又强烈到近乎将他吞噬的情绪,从他的心底深处汹涌喷薄而出,令他呼吸急促,几近窒息。他的瞳孔仿若被一层薄纱所笼罩,周遭的一切变得虚幻缥缈,恰似一场无法醒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