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人间惨祸,不堪回首,莫再提及。朕思量尚服局如今已无紧要事务,便将多余女官遣散,只留下几个贴心丫鬟侍奉你,也好让你过得清静些。”
香玺抬眸,眼中溢满感激之情,神色恭敬且言辞恳切:“允文,难得你这般体贴入微,深知我偏爱清静。只是朝堂之上诸事繁杂,千头万绪,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切不可过度操劳,让我忧心。我近日听闻,朝堂之中已有人进谏,主张加快削藩的进度,此事当真?”
朱允炆闻言,眉头骤紧,满脸愁容,忧虑尽显:“诚然。现今朕已削去代王、周王藩位,接下来便是齐王、湘王、岷王,至于燕王,朕欲置于最后处置。”
“此循序渐进之削藩次序,莫非出自黄子澄黄大人之建言?”香玺嘴角浮起一抹浅淡苦笑,语气轻柔。她虽熟知这段历史走向,心底却更想听朱允炆亲口道来。
“你竟然知晓?”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香玺久居尚服局,此地仿若与外界隔绝,消息闭塞。然而她竟能一语猜中朝堂之事,着实令朱允炆大感意外。
香玺轻启朱唇,笑意随之蔓延开来,恰似月光倾洒湖面,泛起粼粼温柔 :“平日里,但凡碰上棘手大事,你总是对黄大人的建议言听计从,我又怎会毫无察觉,心里早就猜出一二了。”
朱允炆素知香玺聪慧过人,心下便不再诧异。微微颔首之际,神色间依旧隐有几分烦闷之色:“正是如此。黄爱卿献策,先对势力孱弱之藩王动手,借此举试探那些实力雄厚藩王的反应,同时亦可在过程之中,为后续更为关键的削藩举措积累经验,挫其反抗之心。 ”
香玺静静听完朱允炆的削藩计划,垂眸暗自沉思,脑海中细细推究着当下的局势。她心里十分清楚,用不了多长时间,野心勃勃的朱棣必然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一旦战端开启,朱允炆必将深陷一场旷日持久且艰难异常的战事之中,届时山河震荡,社稷将面临灭顶之灾,岌岌可危。
她暗自思忖,若史书所记确凿无误,这场如噩梦般的残酷战役将持续四年之久。但只要熬过这四年,她便能与朱允炆逃离这如牢笼般禁锢人的皇宫,携手奔赴八桂之地。在那片山水如画的天地间,晨观朝云暮赏霞,共度余生,寻得一隅只属于他们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