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大堂之中,烛焰于岑寂里瑟瑟摇曳,昏黄的光晕在斑驳的壁上肆意跃动,像在为那即将来临的萧杀风云而起舞。朱棣双手负于身后,掌心满是因紧张与忧思沁出的薄汗。他眉头深锁,于厅内来回踱步,步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仿若踏在自己紧绷的心弦之上。
自儿子们被朱允炆扣为人质,他的生活便陷入了无边的煎熬。每至夜深,他总是辗转反侧,难以成寐,脑海中不断浮现儿子们或遭逢的种种险境。白日里,亦是食不知味,心神不宁。时光仿若被无限拉长,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令他备受折磨。
恰在此时,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骤然响起。朱棣猛地顿住脚步,整个人犹如一头机警的猎豹,紧紧凝视着门口,那目光仿若能穿透木门,提前洞悉门外之人的身形。待儿子们那熟悉的轮廓映入眼帘,他先是一怔,身躯僵立原地,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中仍在思忖这是否只是自己日思夜想而生的幻景。旋即,狂喜如汹涌的浪潮涌上面庞,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随时都可能夺眶而出。
“我儿终于归来了!”朱棣大步流星地迎上前去,那急切的步伐似要踏破地面。他张开有力的臂膀,将儿子们紧紧拥入怀中,抱得那般用力,仿佛要将他们融入自己的骨血,生怕这只是一场随时会消散的美梦。
待激动的情绪稍作平复,朱棣携着儿子们,与姚广孝等一众心腹,围坐在摆满军事舆图的长案旁。军事舆图之上,山川、河流、关隘等关键标识清晰可见,密密麻麻的符号与线条,仿若一场即将启幕的宏大战事的预演。
朱高煦满脸兴奋,“腾”地站起身来,双手紧握成拳,手臂上的青筋因激动而微微隆起。他的声音因兴奋与急切而微微发颤:“父亲,我们是不是可以举兵了?这些年,我们在朱允炆的猜忌与压迫之下,处处隐忍,活得小心翼翼,受尽了屈辱。如今,正是反击之时!儿臣早已盼着能在沙场上纵横驰骋,大干一番,杀他个片甲不留,出出这口憋了许久的恶气!”
朱棣目光如炬,神色坚毅,挺直腰杆,从容起身,身姿恰似苍松,傲然而立。其眸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决绝,仿若已将生死抛诸脑后,沉声道:“诚然!朱允炆这竖子,行事悖逆人伦,不仁不义。既然他已挥起屠刀,欲将我们赶尽杀绝,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