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垣战火骤燃,烽烟似狂龙肆虐,自一端席卷至另一端。街巷间,士兵神色凝重,脚步匆匆,踏响慌乱节奏。战马嘶鸣尖锐,兵戈碰撞铿锵,交织成混乱喧嚣的战歌 ,整座城陷入动荡。
应天府御书房内,静谧得近乎诡异,与城外乱象天差地别。雕花窗棂外,微风拂过,一片金黄银杏叶悠悠飘落,细微簌簌声在死寂空间被无限放大,令人心弦震颤。
朱允炆身着明黄龙袍,端坐雕花案几前,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右手执朱笔,看似从容,不自觉蹙起的眉头却泄露了内心如麻的忧虑。藩王势力膨胀,朝堂党派纷争不断,明争暗斗的漩涡随时可能将大明王朝卷入万劫不复,这些难题沉甸甸地压在他心间。
香玺静立其后,身姿轻盈如柳。她伸出纤细手指,轻柔点燃安神线香。袅袅青烟升腾,淡雅香气弥漫,试图驱散压抑。随后,她双手搭在朱允炆太阳穴上,缓缓揉按,想抚平他的焦虑疲惫。
然而,这份宁静如脆弱琉璃,不堪一击。急促凌乱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瞬间打破平静。传讯太监慌不择路冲进房内,踉跄跪地,满脸惊惶,声音颤抖呈上密信:“陛下,紧急军情!燕王起兵造反了!”
朱允炆神色骤凛,手中朱笔“啪”地坠落。他急忙接过密信,匆匆展阅几行,原本镇定的面庞瞬间血色尽失,眼眸闪过震惊慌乱,但转瞬恢复平静,仿佛一切皆在预料。
其实,他心中早已无数次预演朱棣造反的场景,甚至在梦中也多次直面。他难以相信,战场上威风凛凛的燕王,竟会为造反装疯卖傻,用这种手段蒙蔽众人。可他也明白,命运之轮一旦转动,便无法停歇。
他清楚记得曾许下的诺言:“叔负我,而我不负叔。”多年来,即便察觉朱棣心怀不轨,他顾念叔侄亲情,始终未下杀手。此刻,他痛恨自己算漏了朱棣的狠戾冷血,低估了人性的贪婪丑恶。想到因自己的错误,天下苍生将陷入战争泥沼,无数家庭流离失所,他心中被自责与愧疚填满。
密报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打破御书房的宁静。香玺听闻消息,放在朱允炆太阳穴上的指尖微微一颤。这短暂迟疑,让空气弥漫着紧张凝重。她望向窗外,眼神深邃,似乎预见了未来。奇怪的是,这复杂情绪中,她竟隐隐有一丝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