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
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后来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华夏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之后郑成功率军横渡宝岛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宝岛大员的驻军,收复宝岛,开启郑氏在宝岛的统治。
郑成功死后,宝岛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鼓浪屿之上,至今仍然竖立着郑成功的雕像。
好像一座不朽的丰碑一般。
······
郑成功最大的贡献不是抗清,而是赶走了荷兰侵略者,让宝岛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据《宝岛县志》记载:“当国姓公卧病的当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黄风大作,初三更风雨交加,台江及安平外海波浪冲天,继而雷震电闪,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国姓爷归天。”
郑成功收复宝岛之后,建立了明郑政权。
并且实行了以下措施:
第一是政治措施。首先是建立政权,废除荷兰侵略者的一切殖民体制和机构,他以赤嵌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府为承天府,县为天兴县、万年县。
天兴县管北路,万年县管南路。
也在岛上设立了一个安抚司,专门管理这个地区的事务。
第二是民族政策。郑成功率部进入宝岛后,严以治军,下令不许骚扰高山民族,不许侵占高山民族的耕地。还大力提倡教育,在高山族居住区设乡塾,送子女入学者可减免赋税和徭役。
······
康熙大帝在郑成功病逝于宝岛之后,题撰挽联一副,联云:“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郑氏归降后,康熙皇帝下诏:“郑成功系明室之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敕遣官,护送成功及子经两柩,归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