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比咱们青山市的财政都多。给政策?现在是咱们青山靠着他吃饭,不是他靠着咱们。”
“谈感情?别逗了,他平时喊咱们一声哥,那是咱们之间的私人关系,不牵扯任何利益在内的基础上。他还一口一个的喊杨书记(杨春)叔呢,当时咱们市里侵犯到了他的利益,他那不还是说翻脸就翻脸?”
“什么哥,什么叔的,那也得分时候,咱们平时听听也就得了,若是想用这种关系去‘摆平’他,我宁可相信母猪能上树!”
这会儿就看出青山经济跟唐伟东深度绑定的弊端来了。
可以说,青山的经济就是凭借唐伟东一己之力“推”起来的。
一个县级市的经济,全依赖着某一个人,说出去简直让人笑掉大牙,但现在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上级有关方面也默认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青山当初只是一个县,类似青山这样的县,全国还有将近两千九百个呢。
在开放之初,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关方面默认了让唐伟东来拉动青山的经济发展,其实就是将青山当做了一个“试验田”。
唐伟东真要能把青山的经济拉起来,那是个意外之喜,就算拉不动,也属于正常,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哪怕是青山经济因此崩了,也无所谓,区区一个县而已,就当是“交学费”了,这点损失,有关方面还是能承受的起的!
这也是现在,为什么有关方面宁可不停的给青山,一点一点的“添”地,也不让青山这个“实质性的经济特区”,扩大到整个北海市的原因。
不管你再怎么折腾,顶多也就是局限在一个县级市的范围内,一旦这里的经济搞烂了,有关方面咬咬牙也能承受。
但是一个地级市的损失,有关方面可承受不起,那可是关乎上千万人口的大问题,可不能由着唐老板“瞎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