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带百亿物资,在70年代风生水起 > 第396章 四进四合院(2/3)
  这不姐弟俩就想着,在沪市那边定居下来,干脆把父母也接过去正好。

    可现在这日子,被接过去两人的确不无欢喜,可儿女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他们作为公公婆婆,或者岳丈丈母娘,跟哪边住都不合适。

    最后合计了一下,才决定把四合院卖掉,用这笔钱去沪市那边重新买个院子。

    既能让儿女如愿,也不会成为他们的累赘。

    君卿卿都不得不佩服这对老人看待事情开明的态度。

    后面的张德仁也在聊天中提出疑惑:“大爷,大妈,虽然我们是因为想买院子才来的,但听了您二位刚刚说的那些,似乎没必要一定要卖掉这边才能可以吧?”

    “嗨,小伙子,你说的那些我们也明白。

    无非就是在筒子楼找一处住处买下来,或者是租个小院儿,这边院子不卖靠租金和我们的积蓄也是可以的。

    是这个意思吧?”

    看见对方点头,那老爷子也解释了一下,自己这么做的缘由。

    “岁数大了,之前一直住在四合院,独门独户的都已经习惯,去了那边再买个住的地方,肯定也选择差不多的。

    真如小兄弟你说的,随便找个筒子楼什么的住下,我们两个那不是过去享福,儿女看见也会愧疚。

    当初闺女回来,就和我们提起过,买房子不便宜,去了没地方住,就让他们姐弟俩想办法,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想的什么我们怎么会不清楚。

    更是说了不少筒子楼那些地方住诸多不方便的情况。

    倒没有多矫情,这不是有能力么,就没必要那么麻烦。

    我们也是深思熟虑过后,才决定卖掉这边的院子,不想大老远离开了老家,去到外地,生活上反而还不如这边。

    就我家姑娘小子那个性子,真让他们不满意,非要让我们和他俩其中一家去住。

    买房子为的就是不打扰孩子们生活,这饶来绕去,算个啥。”

    听得出,夫妻俩提到他们儿女,在知道二老条件不理想,肯定会强制接过去住这句话时,嘴上是满满的无奈。

    但那同时笑弯的眉眼,以及压不下去的唇角,如何能骗得了人?

    这是相当幸福的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