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才过来的时候,杨业单独找到了小儿子杨延昭,苦口婆心劝说杨延昭别跟着他们一起去粮仓了,这里太危险了。不如杨延昭单人单骑从北地郡跑出去,找到蜀军,去告知这一消息。
现在已经跟第一次的厮杀战役不太一样了,前者是因为要打一个歼灭战,目的是全歼赵军,自然是需要人越多越好;可后者就不一样了,深入到粮仓里面,烧粮草,基本上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杨延昭也是爱子心切,不忍心让他这么年轻就折了性命,好歹给老杨家留下一点血脉啊,杨家不能绝后呀!而且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他们在后方烧粮草,是一件足以影响战局的大事,需要让蜀军将领知道,从而做出相对应的作战计划。
要不然,他们在这里用命烧了几万石粮食,赵军肯定会封锁消息啊,以免军心大乱。那么前线蜀军就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也没及时抓紧机会进攻,这岂不是最窝囊的一集?
可是无奈,杨延昭年轻气盛,就是不想独自离开,非要在这里陪着父兄战斗到最后一刻!这孩子打小就犟脾气,任凭杨业好说歹说,就是不听话。杨业没办法,只能另派其他人,而杨延昭最后还是跟了上来,在队伍最后方。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除了杨业之外,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此人是河北人氏,算是杨业当年在河北行商时收留的,当时大雪纷飞,这可怜的孩子都要冻死街头了,杨业于心不忍,给救了下来。
后面就一直跟在杨业身边,既是伙计,又是半个徒儿,也算是个家人。其实,杨业身后这二十多名伙计多半都是这样,忙起来是伙计,闲暇时在家里是管家下人,但朝夕相处之下,也早算是家人了。
为什么让这个年轻人走在最前面呢,就是因为他是河北人,会河北话,可以更好的和守粮仓的赵军交谈,最起码能演的更像一点。只要有机会能成功混进去,不管概率有多低,高低都待去尝试一下,混进去就能省下许多事呢!
杨业这一行人,在距离粮仓的东大门还有十几步的时候,就被守军叫停了:“等一下,你们是哪一组的兄弟,拿出令牌,说出番号!”
每支队伍都会有名字,也会分个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赵军当然也不例外,不仅方便管理,还方便在这种情况下确认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