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屁奉上,然后拱手告退。
袁绍等逢纪走了,把玩了玉珏半响,忽然沉声说道:“可录有田、逢二人言语?”
一名心腹护卫从帐篷一侧的阴影当中走了出来,从袖子里面掏出一张锦帛,递给了袁绍。袁绍接过,上下几眼扫了过去,发现逢纪并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遮掩隐瞒,便点了点头,但是旋即看到田丰的“竖子无能”四字,不由得勃然而怒,愤愤的骂道:“这个老匹夫!”
袁绍当下离不开冀州士族的支持,所以他今日纵然将田丰掷于囹圄之中,依旧还是先寻求和田丰的相互妥协的渠道,派遣逢纪去探视,也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田丰自然也是清楚,所以他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自然是逢纪所说的要消灭这一支袭击邺城的征西将军的侧翼部队,不能让这一支部队继续在冀州的地盘上撒野。这个条件是袁绍和冀州士族的共同利益所在,因此没有什么问题,袁绍自然也是欣然同意的。
但问题在第二个条件上。
田丰的意思是调袁谭到邺城来主持大局,这就跟袁绍原本的想法截然相反了。
袁绍捏着玉珏,让玉珏在手中上下盘旋着,借此整理着脑海当中的思绪。田丰喜欢袁谭,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如果让袁绍站在田丰的立场上来选的话,袁绍肯定也选择袁谭。
很矛盾么?
一点都不矛盾。
立场不同而已,作为领导者,自然希望自己的继承者是个聪明人,不至于被下属欺瞒毁掉家业,而作为辅佐的臣子,自然希望下一任的上司不要太过于聪明,好糊弄一些,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油水……
袁谭和袁尚都是嫡出,袁熙是庶出。所以在继承权上,其实也就是袁谭和袁尚之间的分配而已。
但是袁谭因为袁绍早期的事业,也并非很稳定,在袁隗之处也不受重视,因此袁谭出生之后,袁绍也没有将太多的心思放在他身上,加上在冀州这一段时间为了掌控兵权,也是主要让袁谭领兵,因此袁谭的性格和袁绍并不太一样,比较急躁并且说话也不怎么经过大脑,有时候搞出不少笑话来,这就是让袁绍最为不满意的地方。
一个胸无城府的人,怎么能继承大业?若是选了袁谭,将来自己百年之后,袁谭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