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嗯……”司马徽瞄了一眼司马懿,皱着眉,“继续……”
“骠骑将军素喜阳谋之术,战阵之中如是,朝野之中亦如此也……”司马懿说道,“如今学宫之处,水到渠成矣……”
司马徽瞪圆了眼,沉吟了半响,方说道:“依汝之意……学宫之士……”
司马懿点了点头说道:“王文舒前些时日,已去三辅……出任书佐……呵呵,仅是书佐一职便足太原王氏乎?不过是王文舒亦察此事,故先行尔!”
“啊……”司马徽愣了愣,然后仰头望天,长长叹息一声,“叔父……老了啊……竟然没有察觉此事,还要贤侄提醒……”
“叔父著书立言,此乃不世之功也,些许小事,侄儿代劳也就是了……”司马懿拱手说道,并没有因为司马徽的表扬夸奖而有什么骄傲的神色。
骠骑将军之下的官吏班子,其实说实在的,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比较原始的,比较单薄的一个草台班子而已,即便是收拢了川蜀之后,吸纳了一些关中、汉中和川蜀的士族作为官职,也依旧还是很粗疏,而相对应的,骠骑将军斐潜有许多新的制度和新的举措,而这些政务之上的制度和举措,又不可能仅仅依靠农学士和工学士就可以推进的,所以必然需求大量的中层官吏和下层官吏进行分工和管理。
再加上如今骠骑将军升任不久,也需要再次拓开幕府,不管是分曹治理还是职位制衡,都不可能只靠当前这些人就能全数完成,地盘越大,便需要越多的官吏,而对于骠骑将军来说,选择当地的士族不过是暂时的缓和之策,最终还是要变成大汉原本的策略,也就是异地任职之法。
那么学宫之中,有的学了三年五年的这些学子,又有经过骠骑将军斐潜的一些新思维的恶熏陶,还有的一些人担任过最初的教化使,到过胡地轮巡过,因此自然成为了斐潜补充中层官吏的最佳选择……
司马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干脆就借这个机会直接将这个事情向前推动了一下,王昶走王昶的道,司马懿也有司马懿的路,其实目标都是一个,都是相同的,就是在骠骑将军这一次的官吏制度变革之中取得先机!
……(ΘへΘ)ノ(°ー°〃)……
斐潜已经是到了平阳,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