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诡三国斐潜 > 第1935章新旧钱币,新旧战争(2/7)
为,在汉代还没有被酸儒抵制,原因很简单,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实也流通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实心货币,就像是斐潜所言,天圆地方并非是真的有了这个理论才依照这个标准去铸钱,而是铸造的技术导致了孔方兄的出现。

    斐潜笑了笑,说道:『新币既出,旧币当收。民可自行兑换,限时五年,届时旧币废止,直用新币。』

    荀攸愣了片刻,说道:『回收旧币?』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毕竟当年秦始皇的时候就干过。后续的其他封建王朝也都做过类似的事情。

    斐潜问道,『公达可是有何指教?』

    荀攸拱手说道:『不敢。回收旧币,这损耗……怕是不小啊……』辗转运输,那个不是需要钱财?既然重量差不多,为什么不继续使用呢?就像是五铢钱,用了整整三四百年,也不是不可以啊?

    斐潜点头,然后微微叹息,说道:『回收旧币,非谋其利,乃杜其害也……』

    铸币也是要有规矩的,没规矩,就玩完了。后世主要发达国家,然后宣称自己没有通货膨胀,表示一切都是物价平稳,但是实际上即便是维持着5左右的温和通胀,物价在一二十年之后,就会翻一倍!

    然而古代呢?

    固然每个王朝末期,总有通货膨胀,但是实际上整体来看,每个王朝都在尽全力的维护着货币的稳定。

    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古罗马虽以三世纪的通胀臭名昭著,但在更长历史尺度上,这只是极偶然的插曲。从公元前  150  年前后到公元  50  年,古罗马的小麦价格只增长了区区  50。

    当然,如果仅仅从物价的稳定性来看,蝇国在实施金本位前的几个世纪毫不逊于实施金本位后的两百年。从  1200  年到  1700  年五百年间,除了  16  世纪小麦价格年均增长  15以外,其它世纪小麦的价格变化几乎为零。

    即以华夏而论,实物证据比史书泛泛印象更能说明问题。

    宋代铜钱标记了年号,年号在宋代更新频繁,使后世的研究者得以用遗存的宋代铜钱构建货币成色的准年度数据。在宋三百多之间,作为流通主体的一文和两文铜钱,重量和成色都极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