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来源于古代的民间巫术和神仙方术,又将《老子》《庄子》加以附会引申,形成以长生成仙为根本宗旨的道教教义,随着相应的宗教组织和活动的标准规范的出现,道教便正式诞生了。
道教的成分很是复杂,就像是儒教一样,它并非存粹的黄老文化,而是有阴阳、谶纬和诸子百家的一些成分。
道教的经典《太平经》大约成书于汉安帝、汉顺帝之际,它算是正式的将原本道家关于气的学说加以神秘化, 将养生论引申为长生说, 主张通过养性积德的方法,包括行孝、守一、含气、服药等,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
斐潜和左慈谯并等人商议研究,然后融合了原本的道教体系,摒弃了过于繁杂的道教神灵体系,将其简单化,使之更好的让百姓认知,并将宗教布道的繁琐仪式和日常修行的简单易行分割开来,还把修行和奖励相结合,就像是升级打怪兽一样让许多百姓形成了日常的习惯。
比如修整道路,是一种修行。
正常来说,老百姓是不太管这些属于『官面』,或者说是『公共』的设备的,也甚少会去主动进行维护,但是在五方上帝的宗教信仰加持之下,修整道路也是五方上帝认可的一种『德』,因为可以『积德』所以就有人做了。
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也不会主动去做,但是随着五方上帝的展开,尤其是有闻司的加入之后,一些相信五方上帝的信徒真的在按照教义在做一些向善的行为的时候,被这些有闻司的人看到,登记下来上报之后,就受到了一些有意安排……
比如在开道场法会的时候,便是有人『发现』某些人的德比其他的人要『更多』, 借此或是发放一些代表其善举的小木牌,让其有事可以找某人, 还有的直接给与一些小奖励的,半袋米面之类的东西等等……
这在后世看起来是很简单,甚至是很粗浅的行为,却能让很多人开始有了一些全新的概念,有了行善的意识。若是论价值,真没有多少,但是对于信徒而言,或许那就能代表着神灵对其行为的一种肯定和赞许。
当然,在发放物资或是给与奖励的时候,自然避免不了一些人动歪心思,但是随着有闻司的深入,一些动歪心思的人被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