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去冒险上报这样的小事情。
阚泽看了一眼斐潜,『主公,是否需要臣调派人手……』
斐潜没有立刻回答阚泽的话,而是对着荀攸问道:『公达,此事……你打算怎么办?』
先称呼『公达』,再转成『你』,斐潜这几年也不是白混的。
荀攸苦笑道:『臣……原本以为,文若多少可以照拂一二……还请主公加以援手,以求臣妻子脱险为盼……』
荀攸离席,拜倒在地。
斐潜上前搀扶起荀攸,然后拍了拍荀攸的手臂,略作安慰。
在斐潜看来,荀攸的做法其实有些类似于后世的离乡务工人员,将妻与子放在了家乡,当然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同样的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是不少。只不过后世那些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而荀攸这种更多是他自己的思想或许没转过弯来。
一直以来,荀攸或许是因为对于故乡的一种人文思念,又或者是对于荀彧的信任,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并没有考虑过在颍川的自己的妻与子会有什么样子的问题,以为在荀彧的照料之下,应该会过得不错。
但是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漫说荀攸了,就连历史上的诸葛三兄弟不也是如此?
世家士族子弟,习惯了要分散投注,但是有时候分散投注的结果,也未必都是好的,也有可能像是诸葛三兄弟一样,都是蛋碎了。
同时历史上的曹氏政权,也不是从头到尾一帆风顺的,就连夏侯氏家中早亡的族人『烈士』的儿女,也是要和普通民众一样劳作,出城樵采什么的……
所以曹氏夏侯氏如此,就不用说荀氏了。
荀彧同样每天有大量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会时时照顾得好这些留守儿童?顶多偶尔询问一二,过年过节的时候派人送点东西什么的,也就顶天了。像是有人要对于荀攸的孩子下手,亦或是假借什么名头来刁难,就算是荀攸之子想要找荀彧求救,恐怕连大门都未必能进得去。再加上其岳父母又不是荀氏里面的人,荀氏族人想要帮手,有时候也会有些顾虑。
帮理不帮亲?
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是帮亲不帮理。
荀氏之内和荀氏之外,还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