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强大也包括军事的部分,但是除了军事之外,还有技术上的先进性,生活水准的优越性,人民福利的保障性等等因素。这些因素构建出了一个文明的圆心,构建得越高,便是越发的会成为其他文明边缘地区效仿和学习的对象。
这就是文明的涟漪,也是文明的高塔。
高塔之上,必然被人仰视,而由文明衍生出来的狭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纯粹物质上的技术和科学,都会成为高塔绽放华彩的燃料。
文明的衰败和诞生,和政治上的王朝是采用什么制度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是和生产力相关,生产技术越多越新越强,文明的力量就越强,而新技术产生的中心,也自然就会是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其他秩序产生的中心。
而护卫这个文明的军事力量,却和其本身的政治秩序密切相关。当文明中心对于周边的技术性碾压优势不存在的时候,或是技术水准相差不多的时候,在不同政治制度之下的军事力量对比,就成为了压垮文明高塔的最后一根稻草。
秦汉时期,无疑就是华夏古典战争时期的最后技术碾压窗口。错过了这个机会,就很难对周边低文明地区打出暴击伤害了。
明朝初年,老朱同学也曾经引领着两淮兵马对于元朝打出了最后的一次暴击,只不过当时这个暴击,并不是以科技碾压而是元朝政治制度的落后愚昧,无法适应庞大帝国的统御需求而形成的。于是老朱同学在吸取了东汉豪强割据、唐朝藩镇叛乱和及两宋时期强干弱枝的教训,建立了一套天子坐镇中央,皇室子弟捍卫边疆,以职业军人代代传承的卫所机制。这一套机制在外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是非常有效率的军队机制,但是到了和平年代,皇室和吏治腐败的速度就会超越想象……
斐潜找了两根干枯的树枝,插在地上,然后将靴子挂上去。
长时间穿着这种靴子,现在一解开,那味道……
而且不是斐潜一个人,全军都在轮休。负责值守和搭建营地的兵卒倒也罢了,轮到休息的兵卒也都和斐潜差不多,卸甲抖沙子,松开绑腿倒靴子。
蓝天碧水之间,隐隐的就有些绿色的气息在蔓延。
斐潜抽了抽鼻子,自己的咸鱼味自己是闻不到的,但是旁人的咸鱼味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