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夏侯惇便是有些坐不住了,心中也是猛跳。
可夏侯惇毕竟是宿将,对于战场还是有那么一些独到经验,他没有立刻就做出什么举动,而是派遣了斥候仔细的查探,发现黄成的人马并不多。
夏侯惇判断,这就是河东或是北地的骑兵,
他再次确认,斐潜统领大军前来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并不是很大。
因为夏侯惇自己是统兵多年,又是负责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曹操大军的后勤支持,他相当清楚一支大军所需的物资是多么的庞大,是多么的繁琐,所以要说斐潜领大军到了关中,夏侯惇相信,但是说到了河东,夏侯惇不是很相信。
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河东都无法容纳大规模的兵马,就算是什么都不干,超过五万人以上的集结,都很容易将河东吃得千疮百孔。
即便是从长安三辅运输物资到河东来,也不现实,夏侯惇千方百计的想要从滏口陉调兵,可是道路艰难,就算是拼尽全力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两千人,而斐潜想要将大军从关中挪动到河东,就算是龙门渡上冻,又能来多少人?
更为重要的是,光人来还没有用,如果没有军资粮草跟进,也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
就像是夏侯惇自己,如果没有获得晋阳的物资,他现在都不敢在太原境内久待!
所以,夏侯惇分析,只有在长安三辅那么一大块的区域内,才有可能集结大军,所以斐潜统御大军进军河东,抵达当下战场的可能性并不大。
既然如此,那么出现在这里的,必然就是河东或是北地的偏军了。
因此如果夏侯塍能够按照原先的计划,击败陈睿,然后再将对方伏兵引来,夏侯惇就可以趁着对方追击夏侯塍的队形散乱的时候,突然爆起,那么击败对方的概率就很大。
只可惜夏侯塍昏了头,这一次,死活不肯退。
夏侯惇原本以为夏侯塍会再次撤退的。
失败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不知道怎样去面对失败。
夏侯塍败退了一次,不代表说以后就不能败退了。
懂得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能退,才是最为关键的成长。
可是现在,如果夏侯惇坐视不理,那么身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