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初,在那孩子刚被送回府时,他的发妻因忧思神伤过度,太过思念次子,便让负责照顾那女婴的乳娘为婴儿带上玳瑁,当作了男童养。
怜惜发妻忧神,他也未曾多说过什么。
只是后来,他的发妻在神伤之下终究还是走了,而他看着那已经被满府下人当作了小公子来养着的孩子,望着对方那与次子幼年时极为相似的眉眼,到底也还是没有去澄清。
他只想着,等到了七八岁的年纪再对外澄清,也不算迟。
只是后来,那孩子却展露了极为惊人的天赋,甚至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学会了写字看书,还跑去拜了孔弥远为师。
他仍记得那日,当他叫那孩子到跟前,告诉那孩子她本是女子的身份时,那孩子却反过来问他:
“祖父,女子便不能封侯拜相,济世救民了吗?”
世道不允。
“那今儿便更要当官了。今儿要改了这世道,改出一个‘允’来。”
……
后来,他便与那孩子立约,若她能在八岁前考中秀才功名,他便彻底为她遮掩身份,一路送她,上青云。
只是同时也还有一个条件。
除非她日后真能坐到那改了世道的位置,且能保证唐氏一族不会受她身份的牵连,否则,不可暴露她的女子之身。
那三岁小童,就那样认真地答应了。
再后来的事情,也不必多说了。
六岁的秀才公,如今不过十二岁,便已经有了状元之才……
这世道,当真能以一人之力改之吗?
他老了,他其实没想那么多了,即便能改,恐怕,他也见不到那日了。
他所想的,只有眼下。
这孩子生得太像他那早逝的次子,那些寄予次子的未能实现的期望,他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之中,重新寄予给了这个孩子。
长子忠厚仁孝,但也只能如此,未来恐难以保证唐氏一族久兴不衰,但这个孩子,她可以。
唐祖父沉默凝视唐今良久,缓缓沉声:“再过两年,我会为你寻一桩亲事。”
他淡淡地说,像是早有了决策,“对方会是无父无母之孤女,你娶她,是因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