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信,他们不敢信,可心底又有一道声音隐隐约约地告诉他们,那就是唯一的答案。
顺应六年十二月初十,天大寒。
大军凯旋,礼部尚书代天子携文武大臣于城外迎接,礼乐结束之际,一道诏令,数千禁军,召文武百官往金殿听封。
摄政王在金殿等他们。
这毫无疑问会是一场鸿门宴。
但看着那毫不犹豫便接过诏令率领数千将士入城的薛忱,还有周围虎视眈眈盯着他们的禁军,一众大臣还是抬脚跟了上去。
京都城城门打开,没有阻拦薛忱带兵入城。
看到这一幕,一众大臣的心思各异。
无令带兵入国都,是为谋反。
薛忱打算反了吗?
这并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情,但让人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唐今到底打算做什么?为什么要让所有人都前往金殿,放任薛忱带兵入城?
难道是打算将龙椅让给薛忱,以此来换自己的一条命?
这实在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其实。
不管一众官员们怎么想,他们都想不到那种可能——唐今会输的可能。
明明是上千人的队伍,可队伍里几乎没有一人开口说话。
走过京中百姓夹道欢迎的街道,走向皇宫,走上金殿前的台阶在金殿中一一站立,所有人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站满人的金殿之中是一片无人开口的死寂。
所有的官员都在等待最后的结果。
是薛忱?是唐今?还是……
属于薛忱手底下的兵已经将金殿四角彻底包围,文臣武将,殿中站的所有官员身边都已经站上了一名轻易便能取走他们性命的黑甲卫。
所有人都意识到。
如果接下来他们做错了选择,立马便会身死。
他们也没有选择。
人在走入绝境之时,往往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金殿中蔓延着一股压抑的气氛,站在朝中的大半官员们——几乎所有文臣们,脸色都隐隐发青。
但令他们脸色如此难看的,不是他们惧怕唐今会赢,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