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这事定下来,三人顺势聊起了日谍的话题,话题集中在日谍遭受了这一系列损失后,有什么反应,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手段,他们接下来该怎么搞。
三人的分岐不少,像刘震山觉得日本间谍在南京遭受重大损失,肯定要补充人手,这些人立足未稳之际,就是他们立功的大好机会。
郑君山观点有些相反,他觉得日本人在南京遭受重大损失,行动肯定更为谨慎隐秘,肖锐负责那人就是个例子,以后日谍可能更难对付。
林默观点是介于两人之间,未来的日谍难易兼有,当然了,总体上的趋势会愈加难以对付,对手会有自大的,也会有更谨小慎危的,同样谨小慎危的会更多。
这可不是他在和稀泥,先不说个人本身的能力有高有低,个人行事风格亦是不同,就说日本在对华情报上,人员众多,组织庞大,派系机关林立,他们近期破获的基本都是特高科之人,而且还只是隶属于上海一地之特高科。
就上海特高科而言,在南京接连遭受到几次重大损失,补充人手是肯定的,毕竟南京是首都,他们不可能放任不管,但受了这教训,还不如原先一般肆无忌惮不可能,谨小慎微是一定。
至于其他的日谍机关,见特高科吃亏,吸取教训的肯定不少,但盲目自信,或者说自大的,肯定也有,但情报战线也是物竞天泽,弱者被淘汰,剩下的就是一票难缠的货色,到时就实打实拼真本事了,这就是林默这说法的底层逻辑。
有一点三人倒是一致的,小日本肯定气疯了,百分百会想法子找回场子,只不过找回场子的方式和对象三人有分岐,刘震山与郑君山都觉得应该加强防备。
“我估摸着,日本间谍,尤其是跟我们对上的这上海特高科,找场子估计会避开南京,毕竟大家目的是搞情报,不是战场厮杀。
已经在咱们手上吃了大亏,南京又是咱们的大本营,再在南京跟我们硬刚可不是什么明智选择,这点我相信对手能拎得清。
我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在南京与日谍的交手,应该会集中在反谍上,像之前那种大打出手,估计会很少遇到,至于找场子,估计他们会找软柿子捏,像外地的站点。”
听林默这么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