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传家的名声;另一个是学金融、政治、律法、语言类,将来走仕途,为许家谋利。
许家有让他学文学的想法,是因为许博文国学成绩最好,这很能理解,毕竟戏曲背后,承载的是渊源流长的中国文化,许博文自是更加上心。
不过许博文很轻易就打消了许家的念动,他的理由是,国内出名文人,多有反动言论,可能会为家中招来祸端。
这言论虽然有些偏激和混淆了事非,但值此国家危亡、民族沉沦之际,多数知名文人多是忧国忧民之士,言论自是“反动”,许家自然不敢掺合。
至于许家钟意的其他专业,许博文也不愿意去学,他知道,一旦学了这些,将来许家对他寄予的希望誓必更甚,他将失去太多回旋的余地。
不过这些专业,就不是那么好糊弄过去了,许博文多次交涉,都未说服许家,最后还是挑明了自己不想学这些,并且态度坚决,许家才做出了让步,容许许博文报考成绩第二好的化学。
许家的让步,一来是考虑到以后不得用到人家,逼迫太甚,对家族心生怨恨就得不偿失了。
二来,时代也变了,民国的到来,对封建思想冲击巨大,商人地位上升,出身对许家生意的影响阻碍也大为减小,许家也就老班主还对曾经的事耿耿于怀,年轻一辈的思想已经出现转变,加上老班主年龄日长,许家也是暗流涌动……
种种原因下,许家进行了一定的妥协,留学的去处也差不多,许家钟意日本,比较近,许博文钟意英国,毕竟那里有戏剧,更主要是在地球另一边,离着许家足够远。
这次许家的让步,是因为许博文上学期间就跟一位老师自学了英文,许家一拍脑袋折了个中,选了同说英语又比英国近的美国。
若只这样,许家和许博文之间还能有一份香火情,想不到老班主居然又干了件糊涂事,强加给了许博文一门亲事,还火速完婚,使了一些手段,让新婚妻子在许博文出国前怀上了他的孩子。
老班主可能很精明,估计是看透了许博文的心思,但手段却不敢恭维,只能说,用习惯了那些不光彩的手段,尝到了甜头,那想改过来,太难了。
许家跟林家是两个不同例子,林家也会使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来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