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办法走通拿货渠道,然后你想办法为其在上海寻个地方,开办一家规模不小的车行。
一家既售又租的车行,在此之后,便可以与那些建立联系,聚拢在一块,一起学学车啊!把车借他们玩上一会儿啊!或低价租车给他们去跑客跑货,关系不就建立了?
车可以租给散客,必然会有人不想还车,或者本身便是来打车主意的,那便可让这些人帮忙关注留意,有问题有发现便来通风报信。
那,初步的消息情报网络不就建立起来了?后面还可以借此观察哪些人有能力有天分,秘密吸纳进核心,将来安排去紧要处。
另外,修车这类手艺也可教给一些愿意学的,像自行车、摩托这类车辆,上手相对容易很多,学会了既可以给你打下手帮忙,也可以扩张生意或自己出去谋生,有门手艺,他们的成长上限可就高多了。
再一个,自行车之类的,除去拉载,也可以改装后,骑出去经营点吃吃喝喝、缝缝补补的小门生,其可以自行根据情况改装后,租售给这些人谋生,以此加深双方的关系联系。
甚至还可顺势开办起批发、食材集中预加工处理、储存等等行当门生,既加深联系甚至将双方进行绑定,又能维持其在这个群体中的身份、地位……”
说到这里,林默拿出一张纸,一番书写,给出了一些经营方案,当然也是做为例子,用来模仿参照的范例。
写完这些,见苏宏杰在认真查看思考,林默又绘了几张图出来,解答对方一些疑问后,林默将其递了过去。
“轮鞋?轮板?还是啥玩意?”
苏宏杰看着图上的玩意儿是一脸懵,这都是啥跟啥?
“前者叫旱冰鞋、也叫轮滑鞋,可以简单理解为鞋上加轮子,滑着前行的,后者是我模仿前者搞的,一块板子上加两对轮子,估且叫它滑板吧!
车不是谁都玩得起的,所以用这两种更低廉亲民的东西,让他能将更多人汇聚在一块,而且这契合其手艺,估计他手搓便能搞出来。
前者,国外有现成的,可以给他收集一些资料,但前者搞起来比较麻烦,成本可能也略高,后者能将成本压低到很底水平,但具体怎么玩?他们自己想、自己试,但估计挺危险挺刺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