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实施起来很顺利。
但这些女吏要做的却不仅仅是做这些。
她们主动走街串巷,去到村头乡间,去探访村中的妇女。
开义诊,帮助那些产后未能得到科学护理,得了妇科疾病却羞于开口,甚至根本不知道可以求医的妇女重新找回健康。
教她们做菜、织布、绣花、简单识字、记账算账、高效处理家务,以及种植养殖的相关知识。
这年头,乡下人能填饱肚子都不容易,所谓做饭,往往就是煮一锅半干半湿的菜糊糊。
根本算不上会做菜,织布,绣花也不是乡下妇女能够掌握的技能。
毕竟,丝线,布匹,纺车就不是她们买得起的。
更别说识字,记账这些了,家里穷得叮当响,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记什么账。
初时,这些妇女觉得学这些也没用,但女吏们给了她们实实在在的饼。
来学习的都提供一块大大的烙饼。
当然,除了实在的饼,女吏们也给她们画了饼。
只要学得好,能够通过考核,会有县令出资,为她们提供织机、丝线或者种子,鸡鸭苗等。
双饼齐下,妇女们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而这些乍一看都是“服务家庭的家庭主妇”技能,能够让她们更好的服务家庭。
所以,各家的男人们对家中婆娘女儿去学习这些技能也很支持。
女吏们此举得到了乡间镇里的一致好评。
县令们就这样光明正大地建立起了大姜朝的妇联。
没有受到抵制,一切顺遂。
可是啊,技能从来不分高低贵贱,无论是当厨子,当乳母,当管事娘子都是能够挣不少钱的。
用这些技能免费为家庭服务才是让这些本事变得低贱的原因。
掌握了这些技能的她们拥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随时可以离开这个家。
调理好的身体也能更好的支持她们走出去。
当然,这一点她们的男人们是不会想到的。
毕竟在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里——女人离开了男人还怎么活?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他们用这话洗脑女人的同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