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记者这次出行,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出远门,最后一次下基层调研。
他陷入迷茫之中,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职业生涯最悲惨的事情就是,每采访一次灾难,当他听到废墟下面的求救声,此时他却无能为力。
而他只能陈述那份悲惨,直至求救者生命结束。
他也不过是一个刀笔小吏,地位卑微,他在白虎水泥厂调研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决定着这些卑微员工的生死。
其实大多数的采访都是安排好的,真正在一线与员工交流,他是接触不到的。
或者遇见的就是背书,被提前安顿好了,该如何说,一切都是编好的教材。
这次的调研,他才知道微小企业员工的生存状态。
不关闭这些微小企业污染环境,关闭这些员工的生活又怎么办?
他站在骆驼山石窟,走到《九色鹿》壁画旁,驻足良久,不能释怀。
我们的祖先也不是在射杀小鹿?当做食物吗?
他不是尸毗王,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喂给捕捉鸽子的老鹰,让鸽子飞翔。
他在杨师傅家里,吃了几口开水煮面条,味觉逼着他,面条反胃难以下咽。
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他也一样是一个普通人,爱吃可口的饭菜。
在水泥厂,窑工的工资是拿命换来的,每一次煅烧都是与高温的搏斗,每一袋水泥都是与危险擦肩而过。
塌料,有毒气体,粉尘,飞溅,喷窑,灼伤……
在厚重的工作服下,汗水湿透窑工的后背,他们用双手拿着钢钎,搅动窑内火洞,是用生命演绎生活。
每一份工资都是汗水与奉献的结晶,窑工每一份坚持,都是撑起一个家的重量。
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在一线拿起钢钎干过,才知窑工的不易。
路漫漫,戈壁苍茫。
王记者在戈壁滩,在旷野里,在阳光下漫无目的走着,一道灰色的土墙挡住他的去路。
他驻足在城墙边,这是两千年前阻挡游牧民族进入河西的城墙。
废弃的城墙,隔着一个民族与一个民族冷漠与刀光剑影的厮杀,现在一切又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