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知,一日不食,天下生乱,所有的一切都基于粮食,你们知道肩膀上的重担吗?”
忽有人道:“可是吾等从来不曾事农,根本不了解,有心无力。”
“是啊。”
“没错,吾等读圣贤书,农事低贱。”
“说的没错,就是这样”
“错,大错特错。”李长河严厉反驳。
“人生于天地,工事平等,哪怕是长安街上的掏粪工,那也是值得尊敬的,若是看低了别人,那也会有人看低你们。”
“尔虽新手,但大有可为,农事未来将由你们开创,是想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凡人,还是要在农事行业做出功绩,名垂千古?”
“尔等可知,这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吾师曾云游天下,他告诉我,在广州的南端,曾经的交趾郡,有一名为占城的地方,那里的稻谷一年两熟。”
“什么?怎么可能?”一个学子突然冲到李长河跟前,他的眼中放着光芒,一脸不可置信道:“老师,你说的可是真的?”
李长河看了他一眼,“你叫什么名字!”
“吾名杨玄云,司农寺的一名管事。”
“原来如此。”李长河心中了然,怪不得他如此激动。
“这是真的,那里的稻谷叫占城稻,是一种早稻,其耐旱、耐涝,生长期短,配合着晚稻,一年可以两熟,甚至在大唐南方有些地区三熟,产量非常之高。”
“竟有如此神奇稻谷,要是引入我大唐,那”杨玄云激动起来。
“不止如此,吾师曾告诉我,在极遥远的地方有一种叫做土豆的粮食作物,可与米面媲美,产量极高,亩产1500斤至3000斤。”
“还有一种叫红薯的粮食作物,亩产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00斤。”
“更有一种叫橡胶树的经济作物,其汁液玄妙无比,可在运输中作耐磨物件。”
“这世间很大,神奇的植物还很多,皆与农学有关,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利用。”
“你们应知道育种,但你们知道如何育种能让粮食作物高产?为何农田会有优劣之分?为何有些植物可以嫁接?为何植物会结出果实?蜜蜂酿蜜又是为了什么?又如何提升大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