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战你!”
再看张士佑将令旗扔给身旁副将,一催战马,抡刀朝着张蹈逸冲去。
瞬间,二将相见。
敌人相见,分外眼红!
两将个催战马,各抡大长刀,互不相让,接架相还,斗在一处。
从整个局势来看,虽然表面之上,两军势均力敌,但实际上,沈济舟的军队还是占据着主动和优势的。
无论从双方投入战场的兵力,伤亡的情况看,萧元彻的军队都处在劣势。
但不是绝对的劣势。
萧元彻吃亏在兵少,所以并不十分大的伤亡,都是萧元彻不好承受的,而沈济舟的优势便在于兵多,开战以来,沈济舟的兵力损失数量远超萧元彻多矣,但他的兵多,也不在乎这些了。
但战场之上并未出现一边倒,或者沈济舟一方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在萧元彻阵地极为缓慢收缩的情况下,几乎呈现鏖战相持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萧元彻兵虽少,但精。
萧元彻其实心中十分明白,自己早晚要与沈济舟一战,他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何处。
讲兵多,大晋天下,谁都比不了沈济舟,渤海五州,幅员辽阔,人口繁茂,沈济舟的兵力才可以冠绝于天下,更何况他还收编了公孙蠡和韩甫的旧部,兵力更是极胜。
可是,若论兵精,大晋天下无出萧元彻其右。萧元彻自昔年充州起兵,兵力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最多的,直到现在也如此。
但他的兵力却总是最精的。
麾下禁卫营,多步兵精锐,佐以少部分骑兵;更有天下威名赫赫的憾天卫精锐骑兵,那是可以以一当十的存在。
沈济舟本来兵就不精,又于灞津渡和临亭两败于苏凌等人手中,原本主力基本被打散,若不是他后撤收拢旧部,又急急提调渤海新兵,重新组成十数万大军,也不会有今日兵围旧漳城。
但无论是收拢的败兵,抑或是新兵,无法与精兵同日而语。
所以,才有了眼下的鏖战局面。
何谓战也?
战争,拼的是人。
战争,是一台冠以杀戮的机器,一旦启动,生死阴阳,各安天命。
但,战争有的时候,更好像一门精妙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