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开始烧杀了。
吴应松转过头,又急切的对西军名义上的总指挥杨镇叫道:“还不速速派人过江!”
杨镇却冷静的判断说:“此乃东军的调虎离山之计,不可轻举妄动!”
吴应松指着对岸,反问道:“难道我等就作壁上观,眼睁睁的看着?”
杨镇答道:“镇区在北岸这边,难道东军还能在南岸翻天?
东军在南岸作死越多,罪状也就越大!我等必须稳住,不能轻易被调动!”
“戳你娘!敢情对岸不是你的族人!”吴应松本来就是大户吴家的主要管事人之一,身份比社团头领只高不低,情急之下直接骂了回去。
他们吴家在一百多年前,可是出过一个状元礼部尚书吴宽!
然后吴应松喝道:“我们吴家的人都出来,随我过江!”
作为一个大家族的主奉,如果他吴应松眼睁睁的看着大批族人陷入水火而不理,那他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当即就有五六十人出来,靠向了吴应松。
杨镇连忙劝道:“吴老爷你冷静!你们这五六十个人过去,又能怎样!对面东军有二百多人!”
吴应松看了看对面的火光,又喝道:“谁愿意助我吴家过江救助同族!”
四大家族之一严家的主奉站了出来,“我们严家愿助一臂之力!”
这两家加起来,能拉走一百多人。
身为西军总指挥,杨镇急眼了,拦在吴应松身前:“吴老爷不要乱为!必须统一号令,不能各自为战!”
吴应松答话说:“那好!我方全部出动,过江进攻东军!”
杨镇坚持说:“这边才是镇区,是我们必须守住的地方!怎能为了对岸一些村落就自乱阵脚!”
不过吴应松的全军过江的说法,引起了一片附和声。
东军二百多人就在南岸,还能飞过来不成?守在北岸还有什么意义?
看着东军在对岸烧杀抢掠,自己这边按兵不动,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只要跨过江去,依仗人多势众,打败东军不就完事了?
杨镇见军心如此,只能叫道:“东军必有奸计也!”
吴应松不听,带着人就要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