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话事人 > 第二百零六章 黑无可黑(4/6)

    陈继儒下意识点了点头,连林泰来都没有上榜,他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林泰来看不下去了,对董其昌说:“我写封信给浒墅关王税使,回家路上,你先带他去浒墅关!

    王税使有经验,肯定知道怎么劝慰他!”

    文科乡试的悲欢,武生林泰来并不懂,但他马上就要迎来属于他的考试了。

    八月底放了文科乡试的榜,武举乡试紧接着就在九月举行。

    武科乡试的规模比文科小多了,一共也就数百人参加,最后取中三十个武举人名额。

    武科到了乡试这个级别,制度就很正规了,不像府县那样随意和乱来。

    后世人可能不太了解的是,武举是有卷面文字考试的,而且分量很重。

    参加武举的武生,要先考策论,在文场上根据题目答一篇策、作一篇论。

    武举的录取原则是“以策论定去留,以武艺分高下”。

    只能说,这个考试制度太踏马的适合林泰来了。一个准备去考文科的人,还会怕策论?

    虽然林大官人并不是军事专业的,但这几个月也是一直复习《武经七书》的,后世又经历过网络信息的熏陶,对于键政还是很有心得。

    别的武生答策论题,能写千八百字就不错了,而林大官人两道题洋洋洒洒的写了六千多字。

    就文场上这种绝对的数量级差距,考官如果敢淘汰林大官人,林大官人就敢举着答题去告御状。

    策论考试之后,就到了林大官人最喜欢的武艺考试环节了。

    对林大官人而言,天下没有比这更公正的考试了!

    在武举最早的时候,武艺部分只考步射和骑射,这对林泰来这样平民考生是非常不利的。

    后来为了扩大取材范围,武艺考试扩展为三个项目,分别是弓马、膂力、刀枪。

    考生要在三项里任选两项参加,只有在两项里获得一等的,才有被取中的资格。

    对林泰来而言,当然是直接略过弓马,选择膂力和刀枪两项。

    待到秋来九月八,林大官人上校场。

    数百考生站在点将台下,接受点名,这种武艺考试不像文场,没必要入场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