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话事人 > 第三百零七章 大工程大项目大发展(3/6)
    单说织机成本,每张就是五两,一千张又是多少?这还不算其他投入。

    这在伱林大官人的嘴里,还只是个“初期”规模?

    还没等马英明想好怎么回应,又听到林大官人忽然莫名其妙的亢奋起来,像是表演一样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的说:

    “然后通过丝织业带动缫丝、刺绣等上下游关联产业,在南岸新区形成产业集群,依托木渎新港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出口海外,走向世界!”

    其实知道点历史的都知道,海外贸易大爆发即将到来,这就是林大官人敢于上马大工场的底气。

    马英明连忙道:“步子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林大官人用力的挥动手臂,坚定的说:“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还能成什么事?我告诉你一句话,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一个地方要有大工程大项目,才能有大发展!”

    然后林泰来还是不死心,又说:“不过丝织物毕竟是奢侈品,棉布才是影响力更深的大众产品,我们不能忽视了底层民众的需求啊。”

    现在林大官人的手下们只要听到“影响力”三个字就头疼,感觉林大官人为了这三个字,总是干一些往外扔钱的事情。

    明明这么大一个基业,结果财政状况一直紧绷绷的。

    随后马英明又听到林大官人说:“虽然目前条件不成熟,但今后还是要多想想法子,把织布工场也做起来。

    若能有个几万织布工人,年产数以百万计布匹,天下何处不可去?”

    马英明很想反问,你坐拥几万靠你吃饭的人,想去哪里?

    主要是林大官人忽然想到,山东是除了江南之外最大的棉花产地,也是最大的棉花“出口”省,又和江南有运河连通,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文章可以做。

    如果不是林大官人的表现“一贯正确”,马英明这时候就想吐槽林大官人“好大喜功”了。

    兜里都没积攒几千银子,却张口大工程,闭口大项目,到处做规划,遍地搞建设,一问就是超前,再问就是布局。

    这种急切拍板上项目的节奏,马英明只在史书里的秦始皇和隋炀帝身上见到过

    马英明感觉林大官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