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三十四章 厦门港的洋人们(3/4)
令。

    这些在海外的大英官员,哪一个不想在自己回国之前赚的盆满钵满。

    这个时代远航对于西洋人来说也是冒险的事情。

    因此,他们来到东方,除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所有人都都带着一个发财的梦想。

    猪仔贸易十倍的利润,让很多人都想掺和进来。

    现在搅和进来的各国官员很多,因此徳迪的份量水涨船高,很多人都要仰仗他。

    “放心吧,徳迪先生,我会给出好价钱的。”

    一支船队很快就组建起来了,不过不是两艘,而是四艘。

    有一艘米国的军舰“沙利多加号”刚好送米国驻大清临时代办伯驾到厦门。

    伯驾也是听说了猪仔船的事情亲自从沪上赶到了厦门。

    还有一艘是武装商船,也就是救了凯文等人的“猎犬号”。

    四艘船组成了一支临时联合舰队向石垣岛的方向开去。

    船上还有两百名英军、七八十名米国海军陆战队以及五十几名在厦门招募的雇佣兵。

    在徳迪的运作下,泉州官府还派了一名吏员与他们一起行动。

    是的,官府已经按照洋人的说法,认定董良等人犯了海盗罪。

    这名吏员过去就是要宣布他们的罪状的。

    而这个时候,董良还在八重山种田练兵。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火枪工坊监制燧发枪。

    手下的匠人都是董良临时挑选出来的。

    他必须要手把手教他们。

    匠人们遇到难题也要董良解决。

    董良前世就是技校的实践课老师,在教人手艺方面,他是专业的。

    更何况燧发枪这玩意儿并非是什么精密的东西。

    董良的小高炉虽然简易,但是它毕竟是一百多年后的技术,出产的钢材用来造滑膛枪还是可以的。

    现在他的产量已经能够达到每天二十杆。工人的数量也达到了一百多人,其中有五十几人是琉球人。

    这些琉球人胆子是小了一些,但是动手的能力都很强。

    这可能是大部分土著人的共同特点。

    他们没有先进的工具,因此锻炼出了出色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