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军官们围坐在铺满地图的桌前,激烈地讨论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一些激进的军官情绪激昂,主张继续增兵。他们认为,既然希瓦的战事已经落下帷幕,那么就应当抓住时机,对西海城发动更为猛烈的进攻,力求一举拿下这座坚固的要塞,从而打通通往华族内地的关键通道。亦或是将进攻的矛头转向布哈拉汗国,进一步拓展沙俄在中亚的势力范围。
然而,另一些较为谨慎的军官则持有不同的观点。
他们觉得,当下应先巩固在希瓦汗国辛苦取得的占领成果,同时加强对波斯王国的渗透。
从战略层面逐步挤压华族的生存空间,才是更为稳妥之举。毕竟,西海城已经得到了华族的重兵支援,且背靠着广袤的夷播海,华族的物资与人员支援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
而沙俄人的补给线却极为漫长且艰难,只能穿过那茫茫无垠的哈萨克草原。一旦遭遇暴风雪的肆虐,后勤补给线极有可能被无情切断。
如今的哈萨克草原,早已是人烟稀少,沙俄人无法像往昔那般通过哈萨克人获取补给,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艰难地运送。此一时彼一时,战争的局势与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费奥罗上校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暗自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他深知这场战争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其艰巨性更是犹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的惨烈结局。
但他同样明白,沙俄帝国那扩张的野心如熊熊烈火,势不可挡。他们必须在这片广袤的中亚土地上夺取更大的优势,才能实现帝国在中亚地区精心谋划的战略目标。
作为第一个成功打到西海城的军官,费奥罗被特许发表自己的见解。他沉稳地说道:“诸位将军,事实已然证明,华族人在西部构建的防线并非坚不可摧。我认为,我们应当在持续的进攻中敏锐地寻找他们防御体系上的漏洞。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在他们看似坚固的乌龟壳上找到那致命的缺口。”
他的话语刚落,一些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认可。在他们看来,费奥罗到底是年轻气盛,充满了蓬勃的活力与无畏的勇气。
骑兵作战,本就应在不断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