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赫拉特被外敌围困,形势岌岌可危,城中百姓惶恐不安,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四处求援无果,几乎陷入绝境。
关键时刻,华族大军如神兵天降,凭借卓越的军事谋略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举击退波斯敌军,帮他们夺回了赫拉特。
这份恩情,多斯特穆罕默德汗自是不敢全然忘却,无论从道义还是现实利益考量,他们都理应协助华族作战。
只是,这些小国国主终究格局有限,见识短浅,满心满眼都只想着自身的蝇头小利,权衡利弊时总是优先顾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爱打些自以为是的小算盘,让张孝达又气又无奈。
张孝达身为传统的读书人,自幼饱读诗书,研习经史子集,对人心的洞察可谓入木三分。
他深知,在这异国他乡,与多斯特穆罕默德汗这样的人打交道,常规手段未必能奏效。
于是,他剑走偏锋,抛开多斯特,直接与爱乌罕的地方势力接触,这一招无疑是精准地拿捏住了对方的软肋。
他心里清楚,爱乌罕国内原本维持着一种微妙的政治平衡,各方势力相互掣肘,又相互依存,在权力的天平上小心翼翼地博弈着。
然而,华族这股突如其来的外部势力闯入,仿若一把强力的杠杆,轻轻一撬,便足以打破这种脆弱的平衡。华族只需稍稍施展手段,偏向哪股势力,哪股势力便能在这场权力角逐中抢占先机,上台主政爱乌罕。
多斯特穆罕默德汗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张孝达此举,实则是在不动声色地敲打他:你若不诚心合作,我有的是办法扶持他人取代你。
张孝达起初并未将这一布局太过放在心上,只当是一次常规的策略尝试,却未曾料到,那位马苏德回到部族之后,竟真的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彼时,爱乌罕的领士向南延伸至阿拉伯海地区,这片广袤的士地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自古以来便是各方争夺的焦点。
然而,英国人凭借其海上霸主的优势,趁爱乌罕国内局势动荡之机,悄然蚕食其领士。他们实际控制了莫科兰海岸,将爱乌罕下属的俾路支地区强行占领,硬生生地将普什图人的控制区一分为二。
这一举措,如同在爱乌罕的版图上划下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