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一三一八章 考古发掘(2/6)

    苏达听闻此言,眉头微微皱起,仿若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片刻之后,他开口道:“老师,听您这么一说,此时的欧洲倒是更像一统六国之前的秦国了,那么奥斯曼帝国就是函谷关了。”

    他试图以这样形象的比喻,来探寻老师心中对局势的布局与考量。在他看来,欧洲列强如今虽各自为政,但实力不容小觑,正如战国时期的秦国,虽未完全崛起,却已显露出虎狼之姿,而奥斯曼帝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恰似秦国东出的关键要塞函谷关,战略意义非凡。

    董良听闻此言,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逸出一声轻笑,眼中满是赞赏之色:“你这么说倒是非常的形象啊。不过他们不是商鞅变法后的大秦,而是商鞅变法前的大秦。”

    他的话语简洁却又意味深长,仿若一把钥匙,打开了更深层次探讨局势的大门。

    商鞅变法最大的贡献便是实行了郡县制,摒弃了以往分封的采邑制度,让秦国得以直接管辖治下的士地和人民,政令畅通无阻,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运转效率与凝聚力。

    反观当下的欧洲,分封制依然根深蒂固,一个个小国林立,彼此之间各怀心思,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能争得你死我活,全然不顾整体的发展与大局的稳定。

    这种内部的分裂与争斗,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欧洲的整体实力,但一旦他们意识到危机,开始寻求变革,其潜藏的能量依旧不可小觑。

    “那他们会不会出现一个商鞅呢?”苏达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担忧,轻声问道。

    他深知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往往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若是欧洲在这关键节点上诞生一位力挽狂澜的改革者,如同商鞅之于秦国,那局势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华族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

    “不会的,因为我们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董良斩钉截铁地说道,话语中透着无比的坚定与自信。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国际棋局中,先手布局、抢占先机的重要性。

    华族如今已凭借着卓越的战略眼光与顽强的拼搏精神,在东亚、南亚、美洲等地站稳脚跟,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持续施压,分化瓦解欧洲列强之间的关系,让他们自顾不暇,根本没有精力去推动一场足以改变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