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一三七〇章 将水搅浑(1/4)
    话说赵烈文在总参任职的时间,着实有些漫长了。与此同时,林文察于西北戍边的日子,同样不短。董良心中,确实有了让他们二人对调职位的想法。

    在政府事务方面,董良向来大气,大手一挥,便将诸多事宜交由内阁打理。然而,涉及军权,他却把控得极为严苛,丝毫不敢松懈。

    他认为军权是国家的稳定器,必须要集中。分散意味着混乱,现在的华族可没有多大的容错率,西方的那些饿狼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华族呢!

    中午,董良在总司享用了一顿便餐。之后,便乘坐汽车,朝着陆军学院的方向驶去。

    今日,陆军学院有一批来自东鲁王国、东华王国委培的军官生,他们即将完成学业,离开学院。

    军校的礼堂之中,一群身着崭新军礼服的年轻军官整齐列阵。他们身姿挺拔,朝气蓬勃,英姿飒爽。此刻,他们的面色庄重肃穆,可眼神之中,那股难以掩饰的兴奋劲儿,却如同春日破土的新芽,肆意生长。在华族的年轻一代眼中,元首董良仿若神祇一般,高高在上,令人敬仰。

    尤其是这些在华族建立之后才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过程,处处都有元首的印记。每天上课之前,他们都要对着黑板上方悬挂的元首画像,虔诚敬礼。翻开他们的教科书,诸多篇章皆是讲述元首的光辉事迹。这种带有个人崇拜色彩的教育方式,固然存在一定弊端,却也在无形之中,极大地增强了华族内部的凝聚力。

    这些年轻军官的父母,大多已经移民至东鲁或者东华。其中,有不少人还是伍家子弟,或是东海海盗的后代。

    东鲁和东华两国,为了提升自身军事实力,同时也怀揣着加强军事自主性的想法,这才委托华族,帮忙培养一批军官人才。毕竟,这些年轻军官未来成长起来,极有可能替代那些直接从护卫军转入两国的军官。对于伍崇曜和卓浪心中的这些盘算,董良心里跟明镜似的,一清二楚。

    “年轻人们!”董良开口了,声音洪亮且饱含深情,“不管你们是东鲁人,还是东华人,记住了,在任何时候,你们首先都是华族人!华族人,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身处哪一个国度,都要牢记,彼此是血脉相连的兄弟!一旦遭遇外敌,你们便是可以相互依靠、并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