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一三八六章 廉政风云2(2/4)
下手的。”

    要知道,廉政总署如今已不再是吏部的下属单位,而是一个直接向元首负责的独立机构。只是很多人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依旧以为廉政总署还是由内阁管理。

    “小刘,你不要乱传消息,一切以上级的正式通知为准。标准轮生产基地马上就要开建了,我最近会非常忙。”莫永纲的注意力依旧在文件上,只是简单地回应了一句。

    所谓标准轮,乃是一种在华族原本五干吨货轮基础上精心研制升级而来的通用远洋货轮,其吨位已成功提升到一万多吨。马尾船厂区凭借自身雄厚的实力,成功抢到了这个意义重大的项目。毕竟,华族计划建立环太平洋经济带,未来对于轮船的需求量极为庞大,这个项目无疑将为马尾船厂区注入全新且强劲的发展动力。

    正说着,莫永纲看到了一份疗休养的方案,不禁微微皱起眉头,问道:“小刘,我记得今年春天不是已经安排过一起功勋职工疗休养吗?怎么又要安排了,现在船厂区任务这么紧迫,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加油干呢。”

    刘洋快速扫了一眼文件,回答道:“这是高总安排的,他说上一次安排时不小心漏掉了一些人,这些人的工作表现同样非常出色,不能让他们寒心。”

    高嘉年是莫永纲得力的助手,管委会的诸多事务大多都是由他着手落实的。不仅如此,与其他工业区以及当地官府的沟通协调工作,也全靠高嘉年负责。

    莫永纲心里清楚,船厂区能够发展到如今这般规模,高嘉年功不可没。只可惜,高嘉年并非高技术出身,否则,以莫永纲对科研的执着和对人才的看重,说不定真的会考虑让贤。

    毕竟,莫永纲自己已经评上了大匠师,内心一直渴望能像徐寿那样,待在京城的研究所,在那里,他能够接触到华族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可是,即使他走了,高嘉年也无法接替他的位置。因为华族有规定,工业区的负责人必须有科研背景。董良的初衷是不能让外行来指挥内行。

    “哦,那就这样吧。”在莫永纲看来,这不过是一件小事,即便少了这几个参与疗休养的人,工厂的运转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于是,他不再多想,提笔在文件下面签下了自己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