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徒!如果真是他,我们不如偷偷放水……”
“住口!”李梓钰满脸不悦:“如果怕死,我还会当警察吗?”
性命攸关,助手觉得委屈,他是真的害怕赵传薪啊。
他不服气的问:“那你怎么知道这些事都和赵传薪有关?”
“在我学习的司法科学中,讲究痕量考证,鉴识科学。这是莪办案的方法。
我之前去了一趟美国。
很多人都知道赵传薪在美国横冲直撞、野蛮暴力的作为。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在他行经的路线上,银行纷纷遭到抢劫或者盗窃。
我现场勘验,发现银行钱库的门锁,都有个共同点——切痕整齐。另外共同点是,匪徒通常席卷一空,可谓是寸草不生。
因为美国西部的银行都是小银行,数额不大,而且那里西部本身就充斥各种野蛮暴力,所以这件事没遭到重视。
前段时间,日本神户的几家银行失窃,同样是切痕整齐,同样连指甲盖那么大的银块都不给留下。
几百上千万块银元,那不是一个人能搬得动的。
这完全符合我在报纸上看到的,关于国内洋人银行失窃的线索特征。
所以我才会有个大胆的推断,这些有可能都是一人所为。
而这人,就是赵传薪!”
助手目瞪口呆。
其实,就像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他把很多东西归纳于福尔摩斯所创,其实并非如此。
现在的英国破案中,原本就动用了很多科学方法,比如鞋子、车胎痕迹、指纹、弹道学和书写分析等等,演绎法并绝非柯南·道尔原创的。
可助手哪里知道这些,只觉得李梓钰真的神了!
仅仅从一点蛛丝马迹上,就推断赵传薪是罪魁祸首。
厉害了我的哥。
但是他还有一个疑惑:“那你怎么推断出,赵传薪是打伤英警的匪徒呢?”
李梓钰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茶,将手边上的一份期刊递给助手:“看看这个。”
助手拿起期刊,上面写着:《鹿岗镇期刊》。
期刊封面,是一个骑马背枪的女骑警。
女骑警很漂亮,她的警服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