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奕伸手将头上的头上的羽冠扯下,连发带也一起扯落在地,顿时长发散乱,宛如疯癫。
“六年,宛如一梦。”司马奕说罢,昂首阔步出太极殿而去。
傍晚时分,司马奕身着青衣乘坐牛车出宫离去,满朝文武相送,嚎啕之声不绝。
……
次日上午,白发苍苍的琅琊王司马昱被从琅琊王府迎接入宫,正式登基为大晋南渡之后的第八位皇帝。
司马昱其实是不肯即位的,因为他清楚的明白那个皇位不是什么好位置。
桓温已经撕破了脸,之后他的行径必然更加的疯狂。王谢诸族明显以保身为主,帮不了自己大忙。即位后,自己显然要在桓温的阴影之下行事。
司马昱本就是个谨小慎微之人,他也不愿意去承受这样的压力。从内心而言,他不肯被人摆布,但是眼下这种情形却又非自己所能左右。
但历史选择了他,他也无法推辞这个使命,在忧郁和愁绪之中登基为帝。
当天登基之后进行的小范围朝会上,在经过激烈的博弈之后,桓温和王谢达成了朝廷官职上的妥协。
任命郗超为中书侍郎,总领中书省事务。
任命桓秘为散骑常侍,领中领军之职。
任命桓豁为征西大将军,开府同三司,都督荆梁雍交广诸军事。
任命吴郡太守陆机为左民尚书,掌朝廷度支户籍诸务。
作为交换,王彪之升尚书令,领中护军。谢安侍中,领吏部事。王坦之升任尚书仆射,仍任门下省侍中之职。
这一次交换,桓温一方可谓是大占便宜。
郗超入中书省,中书省负责的是纳奏,拟诏,出令等职权,也就是说,郗超的任命便是桓温将新皇司马昱控制在手中的一个抓手。从今往后,所有出入诏令都要经过郗超之手,圣旨诏书的拟定发布也是郗超所控制。
桓秘任散骑常侍,进入门下省,牵制谢安和王坦之所掌控的门下省。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中领军之职的任命,那便意味着五万中军中的近半兵马落入桓氏之手。
以前水泼不进的中军,完全由颍川庾氏所掌控。现在,桓氏将军事力量延伸到了京城之中。
桓豁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