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去试试。不过,我把话说清楚,刘牢之若是不肯,京口你不得驻军。其实,你大可再觅其他地方。比如说,淮北之地。寿春以北中原之地,正是北府军驻扎的好地方。谢大将军可以一展身手。或者,你们可以驻军庐江郡,也是个好去处。”
谢玄哈哈一笑道:“多谢会稽王选的好地方。不过不必了,这京口我驻军驻定了。”
……
当晚谢玄回到府中,摆下酒宴和高衡诸葛侃等人说了和司马道子会面商谈的事情,高衡等人尽皆兴奋。
京口之地是绝佳的驻军之地,既距离广陵老家很近,又扼守险要城池,京城东北门户。若驻军此处,背靠京城,粮食物资人力都不缺。北瞰徐州,又无兵凶之虞,对北府军的发展将极为有利。
高衡等人都认为,刘牢之驻扎于京口,此番前往会合,兵力壮大。北府军将可立足京口,迎来再一次的辉煌。所有人都觉得刘牢之绝对不会拒绝。谢玄一旦前往,他必出城跪迎。
但在一片乐观的情绪之中,诸葛侃却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谢玄见状问道:“诸葛兄弟似乎有其他的看法,不妨一言。”
诸葛侃拱手道:“大将军,我并无其他的看法。我只是有些担心罢了。按理说,刘将军自不会拒绝。但是我认为,京口之地如此重要,而司马道子明知刘牢之是大将军旧部,有极大可能会迎接大将军进驻京口,却还是同意了大将军这么做,那便有些蹊跷了。京口姑塾,乃京城卧榻之侧,向来都绝不肯让外军驻扎。当年桓大司马在时,屯军姑塾,则京城危殆,局面为其所控,这种情形,司马道子岂会不知?”
谢玄楞道:“你的意思是,司马道子知道刘牢之不会让出京口?”
高衡大笑道:“怎么可能?我以人头担保,刘牢之不会这么做。他见了大将军,腿肚子都要哆嗦的。再说了,他虽然脾气不好,品性也有些不好,但是于大是大非大节上可不亏。司马道子只是没办法,不敢得罪谢大将军罢了。”
诸葛侃笑道:“但愿如此吧。我只是觉得,经过这几年,许多事其实有些变化了。人心是最难琢磨的东西,虽能琢磨的透?罢了,或许是我多虑了。明日去了京口便知。”
谢玄皱眉沉吟。高衡瞠目对诸葛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