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代晋 > 第一一四七章 谋略(二合一)(6/7)
。下官绝非是要王爷背负污名,而是完全因为眼前局势,才出此策。此乃钳制之策,无需动用一兵一卒,可令慕容垂为我所用。若王爷担心于名望有损,我可上奏朝廷,请陛下派使去燕国。如此一来,便和王爷无涉了。”王绪轻声道。

    司马道子何等聪明,他一下子反应了过来。王绪的意思是,让司马德宗背黑锅。他是皇帝,这个黑锅自然由他来背。虽然说明眼人都知道此事必是自己的主意,但是天下百姓可不知道这些,他们只会怪司马德宗昏聩。而司马德宗越是行事荒唐,让百姓不满,反而对自己越是有好处。

    “此事……容我考虑考虑再说。二位旅途劳顿,身心疲惫,且回去歇息。明日的朝会也不必参加了,免得他们吵吵嚷嚷问个不休。写一份奏折上奏便是。大将军甚为辛劳,我看你瘦了许多,也不可太过劳顿。军中之事,暂交他人处置,你歇息一段时间吧。这样,也好给那些人一个交代。”

    司马道子话说的甚为委婉,但王珣心里明白,此次兵败自然需要有人负责。会稽王让自己卸任军职,歇息一段时间,那便是以此作为惩罚,以堵住那些人的幽幽之口。换句话说,这便是革职闲置的委婉说法罢了。

    王珣也没有其他的异议,他也确实累了。五十多岁的人,精力已然不济,疲惫不堪,或许该是休养歇息的时候了。

    王珣躬身行礼,向司马道子表达了谢意。

    两日后,朝廷下旨,革除王珣征西大将军之职,该任琅琊水军都督,保留尚书左仆射之职,前往京口驻扎,募集操练水军。这才平息了朝野的纷纷之言。

    ……

    徐州淮阴。

    李徽在四月底便得知了朝廷兵马败退的消息。他对此其实并不意外。无论是历史的进程还是双方兵力的比较,李徽都能得出这个结论。虽然历史的进程不能作为完全的佐证,但朝廷兵马以中军为主,只有刘牢之的兵马可堪一用,从战斗力上便见高下。

    更别说,西征的重点是谁能掌控大江水道。在这方面,无疑荆州江州的水军更胜一筹。

    豫章之战的结果李徽也有所耳闻。刘裕公开路面,指挥守城,且动用了火器的事情,早已探知禀报。一切的事实都已经明了,刘裕叛逃投奔桓玄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